大家有看過皮克斯的最新動畫《靈魂急轉彎》了嗎?劇情中提到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火花」,在有限的人生裡,我們都該尋找並投入自己喜愛的事物,中國一位名叫殷越的羊毛氈創作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1989年出生的殷越就讀北京電影學院動畫科系,但學了之後她發現自己對複雜的三維技術不擅長,於是生出了放棄的念頭;找不到方向的她,對未來有點迷茫,一個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了羊毛氈娃娃,那細膩質感帶來的溫和感暫態擊中她,讓她想起童年時候的那個自己!
殷越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想要親手做一個類似的小東西,於是,她買來了材料,在網上細細查詢相關教程,準備自己學習製作羊毛氈玩偶。她花了一下午,做出了自己第一件羊毛氈作品:小兔子。
雖然只有指頭那麼點大,但是殷越徹底被滿足到了,感覺特有成就感,之後殷越就一發不可收拾,完全停不住手,一有時間就拿起羊毛和針開始戳戳戳,這一戳就持續了11年的時間。
殷越選擇的是針氈,這種技藝更適合做細節豐富、立體造型羊毛氈作品,殷越的作品極具個人風格,總是充滿了靈動,「毛氈這種材質源於生命,用它做出來的作品自帶溫度,親和可愛。」這是殷越對羊毛氈作品的解讀。
因為有一些美術基礎,殷越在造型這一塊會順手一些,熱愛的力量讓她開始嘗試製作各種風格的毛氈作品小猴、小熊、貓咪、蘑菇人……
萬事開頭難,這句話在殷越身上也適用,在最開始的時候,她每天要花費十幾小時在創作上,慢慢與社會疏離脫節了,但卻面臨低收入甚至零收入的經濟狀況,也讓她開始自我懷疑這樣堅持創作真的可以嗎?
做羊毛氈製品是個很需要耐心的工作,過程非常慢。需要先畫草圖,然後配置羊毛顏色,耐心做好後,再一針一針戳出紋理,這過程,用殷越的話說,都是 「一針一針,用生命和熱情戳出來的 」。
殷越比較偏愛大自然的小動物和植物,做的東西多是這些,「小時候跟我媽說過我想當農民,因為我特別喜歡動物和植物。我會覺得它們有天然的吸引力,很神奇。每每看到一個動物的時候,就會想自己如果是它是什麼樣的感受,把人與動物之間的情緒進行微妙的交融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堅持創作的日子裡,殷越的技術日益精進,她也漸漸開始把自己的的感受灌注在造型中。「 蘑菇看上去很脆弱、其實很堅強,這跟我的性格也很相似。 」
《貓的蛻變》表現的是一種掙扎的狀態,是為了讓自己更堅強。平靜的貓頭旁邊分裂出一個表情猙獰的貓頭,正是那段低沉的時光裡,想要努力與困境對抗的殷越自己。
《鹿的和平》是在許多經歷之後,終於蛻變成熟。
正是這些真實的想法和感受,才讓她的羊毛氈製品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栩栩如生。
很多人都被殷越作品的治癒感所打動,毛氈是柔軟與堅硬並存的產物,羊毛是柔軟的,氈化到一定程度便會變得無比堅硬。這些手作品也存在于柔軟與現實之間,以純淨的色彩表現出現世裡最簡單的情緒。
從最初的零收入到現在的爆火海內外,殷越還是不驕不躁,做好手中的每一個小作品。「某天一個淩晨,突然收到一條陌生人的私信,資訊裡說她正在生活的低谷,但看到我做的東西則感受到了單純的柔善和平靜,覺得自己受到了一些治癒……我當時也不知所措,但卻感受到了創作的意義。」殷越說。
10多年的毛氈之路,殷越也曾被困難與迷茫所困擾,但每完成一個作品,就完成了一次對自我的表達,或是聽到某個人凝視她的作品片刻後,發出輕歎,她瞬間會覺得,曾經的堅持變得分外珍貴。
初心不忘,自有萬鈞之力,就像羊毛氈這門古老的手藝一樣,看上去纖弱、柔軟,但在經歷千萬次穿刺之後,便堅硬無比,每個人的生命征途裡,都會有迷茫無助的時刻,別著急,慢慢來,堅定地走下去,也許不久的將來,你也會和理想中的自己相遇。
「如果你覺得我會給你們驚喜,可能是我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時間耐心和愛心」。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殷越會繼續用雙手創造出更多為人們帶來更多暖意的作品。
殷越,因為對羊毛氈的一見鍾情,堅持了數十年的熱情,她將自己的成長、喜好、所思所悟全都傾注在她的作品裡,她的敏感與脆弱、成熟與溫柔、矛盾與掙扎,是當下大多數人的真實情緒的寫照,艾姐認為也許正是因為這些真實的感受,讓觀眾感同身受,並在無形中鼓勵了他們,相信明天會更好!第1頁第2頁
來源自網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