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訂婚宴,大姑姐搶走給弟妹的「三金」,女方提分手:你有點可憐
親人之間,不乏見錢眼開者。
眼裡只有利益,沒有親人,遇到事兒先想著自己的利益,如果感覺自己占到便宜了,那肯定是沒話說。
若是感覺自己的利益受損,或者其他親戚得到的東西比自己的多,那總是有些不是滋味,非得鬧上一鬧才罷休。

都說「親兄弟,明算帳」,也許真的存在完全不計較的親情,只能說這樣的慷慨十分稀少。
更多的則是貪婪的索要,甚至因為一丁點錢財,毀掉親人姻緣的行為也能做得出,這就令人氣憤不已了。

01訂婚宴,第一次見大姑姐:一個不好惹的女人
讀者紀情今年27歲,剛經歷過一場堪稱噩夢般的訂婚宴。
她這樣形容經歷的一切:「匪夷所思,讓我看清了一個人為了利益會變成什麼樣,簡直面目全非。提到錢,兩眼放精光,我是不能跟這樣的人共處一個屋檐下。」
紀情所說的不是別人,正是男友的姐姐,也就是她未來的大姑姐。
根據男友說,大姑姐從小不受父母待見,養成了張揚跋扈的性格,在家裡看什麼都不順眼,都三十多歲了也不結婚,成了家裡的老大難。

以往,紀情也就是聽聽,但這次在訂婚宴上,她可算見識到了什麼叫討人嫌。
大姑姐有些胖,黑黢黢的,說起話來粗聲粗氣,總是斜著眼看人,動不動就撇嘴,似乎對什麼都不滿意。
當然,她說話也總是冷嘲熱諷的。
「哎喲,弟妹穿得這麼漂亮呢,這裙子得老貴了吧。像我這種身材就穿不好看。」
「聽我弟說,你們都談戀愛兩年了,怎麼也不經常來我家吃飯,我這還是頭一次見你呢,你是覺得我家條件不好嗎?」
「出來吃飯濃妝艷抹的,都說女生打扮起來要一兩個小時,我覺得可浪費時間了。」

面對以上這類話,紀情不知道該如何應答,再加上兩邊父母都在,她只好訕訕笑著,裝作沒聽到。
她說:「我以前去他家吃飯,都吃中午飯,大姑姐上班遠,沒有午休,所以見不到。早知道她這樣,我情願這頓飯也不叫她。」

02三金歸屬問題?大姑姐執意要求「保管」
其實,既然知道一個人討厭了,遠離也就是了。
但是架不住對方糾纏,大姑姐似乎認定這個弟妹「好欺負」,又或許是嫉妒紀情是獨生女,總是明里暗裡說些風涼話。
直到談到結婚事宜,兩邊人才真的有些繃不住。
「我們家結婚就是正常要求,因為我名下有兩套房和一輛車,所以要求男友彩禮8萬,負責婚房裝修和婚禮事宜,婚後再買一輛車,額外的就是鑽戒和三金,沒別的了。」紀情說出自己

這樣看,紀情家裡的要求並不過分,可以說房子這方面,家裡已經全權給辦了,壓根不需要男方多操心。
但是等聊到「三金」環節,大姑姐發話了。
「我們家沒這些錢買三金首飾,不如這樣吧,反正你嫁進來也得孝順婆婆,我這個做女兒的功成身退,把你的三金給我,我幫你保管。」
紀情納悶:「那這是有錢買,還是沒錢買?」
「沒錢就不買,如果要買,也是我來幫你保管。」
這下大家都明白了,大姑姐的意思很明確,她想要三金。

婆婆斥責自己的女兒:「大喜的日子你鬧什麼鬧,三金是給人家姑娘的,管你什麼事。」
「媽,你當我不知道,這些都是給我老弟的,我要是結婚,你壓根也不會給我。所以我要他的三金,給自己做保障。」
原來,大姑姐想得很明確,他們姐弟倆在家裡的地位一直不平等,所以想湊機會給自己留點嫁妝,錢、房子之類的她想要也沒有,唯有「三金」,她還有點把握。

03原生家庭重男輕女,不能連累無辜的旁人——女方提出分手
面對現場版的姐弟相爭,紀情作為旁觀者心裡有些複雜。
她其實能體會到大姑姐從小到大的委屈——什麼好東西都是弟弟的,做姐姐的不僅沒有,還要照顧弟弟的情緒。
但是,她理解歸理解,卻不能接受。因為她作為局外人,不該承受別人原生家庭失衡所帶來的爭吵。

很明顯,男友家庭情況十分畸形。
父母重男輕女,將資源偏向兒子,導致女兒心理失衡,既對婚姻不感興趣,又對外來者十分排斥,有些自暴自棄的意味。
這樣的情況,不僅紀情察覺了,自家父母也察覺了,於是匆匆結束訂婚宴,開始考慮究竟要不要跟這樣的家庭成為親家。
紀情的父親說:「重男輕女,看似是他們家的家事,但以後也會成為你的事。比如你覺得生女兒好,公婆未必覺得好,到時候催生,不滿意,嘮叨,也會將你壓垮,這些都是一脈相承,可以預見到的未來。」

紀情左思右想,感覺父親說得很對。所以她跟男友提出分手,說兩家人並不合適。
男友自然苦苦哀求,認為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不該遭到懲罰,一切都是姐姐嘴上沒把門又貪得無厭造成的。
那一刻,紀情替他姐姐感到有些委屈,若不是平時缺少關愛,缺少關心,怎麼會揪住弟弟的三金不放呢?只可惜男友一家人至今還沒有發現問題的根源,還以為只是女兒自己的問題呢。

今日話題:你會嫁入重男輕女的家庭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