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摔倒的小孩子,只要看到有人要過來扶起他,就會立刻哇哇大哭。可是如果周圍無人,他就會自然地爬起來繼續玩耍。
就像哭鬧的孩子,當孩子開始哭的時候,一些家長可能安慰哄道:「別哭了,寶寶最乖」。
可是當孩子哄不住的時候,家長可能會由最開始的有耐心變成怒吼孩子。
很多媽媽會在網上留言,心裡明知道對孩子要多包容,不能亂發脾氣。但是她們也會說, 孩子磨人的時候真的是非常困難,有些小編只會說耐心對孩子,等你們有了孩子之後肯定不會這樣想。
當一次次耐心哄孩子不要哭了之後,對於有一些暴脾氣的媽媽可能就按耐不住了。
她們會由「 別哭了,寶寶乖「,變成」有什麼好哭的,煩死了「。
直到最後,孩子哭的越凶,媽媽們罵的越嚴重。甚至會說:「再哭,再哭我就不管你了,誰會喜歡你這樣的小孩。」
哭很重要。
對孩子來說, 哭是一種健康、自然的情緒釋放。
但如果告訴孩子們「別哭了」,我們基本上是在說他們的感覺並不重要。
雖然,你我的初衷都不是這樣。
我們只是覺得:
有些事,沒必要哭; 有些事,沒必要一直哭起來沒完沒了; 有些事,不哭了,才代表孩子感覺好了。
但孩子對世界的看法與你的看法截然不同。
隨著孩子們年齡的增長, 他們將學會如何以一種更能被社會接受的方式來管理自己的情緒,但是對於他們現在的發展水準來說,哭是完全「合適」的。
跟孩子說「別哭了」,只有兩個結果:
1、你屈服,在孩子的哭聲中妥協。
2、你不妥協,對此沉默、冷處理,直到孩子哭夠。
但,前者會讓孩子養成屈服權威的性子,後者孩子有被忽略的感覺。
其實,還有第三個選項!
既不會寵壞孩子,也不用孤立孩子。
那就是 用積極的措辭給娃同理心,這個選項是父母掌握主動權、改變遊戲規則的轉換器。
比單純的制止孩子「別哭了」,有效100倍!
聰明媽媽勸娃不哭,常說這幾句話
1.「孩子你哭了,媽媽理解你」
媽媽看見孩子哭了,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表達對孩子的理解之情,傳遞自己對孩子的認同。比如說,小美看見狗狗生病,就哭了。這時候,小美已經很難過了,她覺得狗狗很難受,她幫不上忙,非常悲傷。
此時,媽媽可以對娃說:「孩子你哭了,媽媽理解你」。然後,再把孩子摟在懷裡,輕輕安慰,幫助孩子一起陪狗狗看病。如此,小孩子自然就不哭了,孩子會在情緒宣洩後,繼續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2.「想哭就哭吧,媽媽陪著你」。
當孩子在哭泣時,孩子發現媽媽態度挺好,不吼不罵,還能耐心陪她呆著。那麼,孩子就會很感謝媽媽,更加愛媽媽了。尤其是一些聰明的媽媽,非常會趁時機教育娃,會直接去告訴娃說:「想哭就哭吧,媽媽陪著你」。
3.沒關係,媽媽在這。
有時孩子們只是度過了艱難的一天。
一連串的崩潰可能會導致他們更加崩潰,你也不知道是什麼引發了他們哭。
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是有一個積極的態度和他們在一起。
靠近他們,抱抱他們,和他們一起等待,直到暴風雨過去,讓他們知道你在那裡。
4.你需要媽媽幫忙嗎?
當寶寶很小的時候, 事情並不總是按照計畫進行,這會導致許多挫折和基於挫折的哭泣。
如果你發現寶寶正在努力完成一項任務,但是這對他有點難,並且他們越來越不安時,你可以試著提供幫助。
一旦他們完成了挑戰,眼淚通常會停止。
孩子在哭鬧時,家長們最會說的一句話是什麼?無非就是「別哭了」,若是家長們耐性再差些,或是性子再急些,看到孩子遲遲不停止哭泣,甚至可能直接對孩子動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別哭了」對孩子而言,是最沒有用的話語,孩子們聽到家長們的這種安慰,不僅不會停,還可能哭得更厲害,因為在孩子們看來,家長們根本就不瞭解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