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假定他好,八成他就會好

1512307.jpg (1200×626)

我常常收到很多媽媽憂心忡忡的問題:

擔心孩子去幼兒園會鬧。 孩子上小學,學習跟不上怎麼辦? 孩子跟其他同學相處不好,或者不被老師喜歡。 甚至還擔心自己的孩子將來考不上中學,該怎麼辦? ……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擔憂啊!

那不是很累很累嗎。

而且當你陷入這種焦慮之中的時候,只要孩子的行為稍微有一點像你擔心的那樣,就會情緒波動,甚至暴跳如雷。

就好像自己發現了一個陷阱,而孩子卻一步步走了過去,而且還頭也不回地差點踏進去了。

你說做父母的急不急。

肯定急死了。

你看,坐不住、不認真,學習怎麼搞得好。 你看,不打招呼,不會說話,怎麼受同伴歡迎。 而且脾氣這麼大,不聽解釋不講道理,去了外邊怎麼得了啊。

就在你發著脾氣或者愁眉苦臉地擔心時,孩子也會變得小心翼翼的。

他們也會自我認知,然後根據你的態度和語言,做一些調整。

面對這樣的情形,我們可以怎麼辦?

我非常喜歡一句話:假定他好,八成他就會好

從心理學上講,這是一種積極暗示。

對孩子的成長來講,這句話就像一縷燦爛的陽光。

而對父母而言,心態變了,也能減輕自己的焦慮。

比如有的孩子喜歡打鬧。

可是你肯定知道,這不是孩子的本性,這個孩子也有溫柔友好的一面。

他只是行為過度了,需要父母的引導而已。

所以當他從學校回來的時候,你就不會一直這樣追問:

你是不是又在學校跟人打架了? 是不是有同學欺負你了?

而是可以問問孩子:

今天在學校跟同學們玩了什麼遊戲? 在學校交了什麼好朋友啦?

這樣,孩子腦袋裡會想,能玩什麼遊戲,怎麼交好朋友呢?

而不是想著打架打架,欺負和被欺負。

父母的話就是一種心理暗示。

養孩子,假定他好,八成他就會好

多看到孩子的優點,而不要總盯著那些缺點不放。

其實,很多孩子是被誤解的。

父母眼裡的一些缺點,僅僅是父母自己的認知和價值觀不同產生的。

比如前幾天一位朋友說自己讀中學的女兒真的越來越不像話。

總是奇裝異服,好好的褲子非得開幾個洞,或者截掉半截。

真的不知道現在的孩子是怎麼想的。

可實際上,現在的孩子審美跟父母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父母拿自己的觀念來衡量,肯定會覺得孩子過分。

而孩子卻只是按照當下流行的風格來打扮自己而已。

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是如此。

我們總是相信自己看到的、聽到的。

可經常在沒有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前就下結論了。

前幾天,小小魚把房門關緊,明明網課已經上完。

為什麼還要關著門,難道是在趁著這個檔口看動畫片嗎?

我去敲門,催促著他打開門。

開門之後,我就感到很慚愧。

因為他是在複習剛剛的學的課堂內容。

就因為房門鎖住了,我就產生這樣的懷疑。

是對孩子的不信任,還是自己太敏感?

我們是要保持敏感去管教孩子。

可敏感過頭,卻會無形中傷害孩子。

那有人會問,假定孩子好,就要忽視那些問題嗎?

當然不是的。

比如粗暴無禮、自私貪婪、暴力……這類不好的品行,當然要讓孩子遠離。

只是,我們不能因為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缺點,就去否認他們。

如果你總是否認孩子,那孩子會很容易陷入自我否認之中。

所以,當你想批評或者指責孩子的之前。

不妨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想想他們的優點。

先告訴孩子,其實,在很多方面,你都做得很棒……

然後再告訴他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們接下來談談你的缺點。

這樣的談話,遠比直截了當地指責更管用一些。

我看過很多的兒童心理案例。

那些覺得自己很差勁、不重要的人,會覺得自己是多餘的,不被愛的。

他們的人生最後都過得很糟糕。

你想,如果一個人已經放棄了自己,他還會去努力嗎?還會珍惜這個世界嗎?

養孩子,假定他好,八成他就會好

請記得:養孩子,假定他好,八成他就會好

要告訴孩子,我看到你閃閃發光的優點,美好如你,未來可期。

你發現嗎?

剛剛這句話,當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父母會帶著這種憧憬,輕鬆說出來。

可是等孩子越來越大,打擊否認越來越多。

這是被整個大環境壓著,被自己的焦慮壓著。

為什麼內心不能一直保有這樣的期待?

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不夠強大,不夠堅定。

幸運的是,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自己也不斷地成長著。

蘇霍姆林斯基說:「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如果一個孩子覺得自己是被愛的,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能給這個世界帶來美好的東西。

那他會變得更加積極、向上。

對任何一個人來說,被信任、被愛都是彌足珍貴的。

這些心理內核,會讓孩子慢慢成為被期待的模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