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在一次演講中提到:
關於孩子怕學習, 有些家長會給孩子報很多補習班, 但是也有部分家長向孩子們宣揚「讀書無用」, 「快樂教育」, 「釋放天性」導致孩子從小抵觸學習, 覺得讀不讀書無所謂, 最重要的是「能力」。
快樂教育源於西方, 也受到國內不少家長的推崇, 快樂教育讓孩子小時候快樂了, 但是到了長大時沒有規則, 孩子會更不快樂
這樣的說法得到很多家長的支持並且實施自己的孩子的身上, 在歐美「素質教育」之風傳過來時便被頻頻提起, 甚至還間接推動了教育部的「減負」改革。
一旦提起」快樂教育」,
我們就不免想起減負, 歐美教育, 釋放天性, 學習無用論這些關鍵字。 有不少專家也在宣稱, 要減輕孩子負擔, 降低教學要求。 但是卻有有一位清華教授說:這種「教育騙局」正在毀掉孩子, 很多家庭都中招了。
01
你今天給孩子的自由
就是他明天的卑微
前不久, 「浪姐」鄭希怡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談起了自己的育兒理念, 引起爭議:
她說自己的女兒現在5歲, 給她報的學校只需要學種菜, 7歲之前孩子都不用寫字。
她還自信地認為, 孩子只要快樂就好了, 自己可以頂得住那個壓力。
這樣「放任自由」的育兒方式引得田亮當場回懟:
「你頂得住壓力, 你孩子頂得住嗎?孩子告訴你說我很不開心, 為什麼別人都可以, 我不行, 該怎麼辦?」
是啊, 這樣的教育方式也許適用於明星, 但並不適用於絕大多數的孩子。
對於我們普通家庭來說, 讀書就是人生最好的出路, 更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也許有些家長會說:我的孩子, 我只希望他安穩、平凡的過一生就夠了。
可是就算你能夠接受孩子的平凡, 你的孩子能夠接受自己落入塵埃嗎, 他的人生真的會幸福嗎?
一個人的幸福指數往往是由這2個指標決定的——尊嚴和自由。
當你的孩子長大, 因為學歷不夠, 被人屢屢拒之門外時;
當他輾轉於工廠工地, 歷經風吹日曬, 被迫幹著最苦最累的活計時;
當他的尊嚴和自由被現實無情撕成碎片時, 又何談幸福二字。
曾經在知乎看過一個博主的經歷:
父母從小就對他備受寵愛, 不愛學習, 到處瘋玩, 家人也由著他來, 只要他開心就好。 後來他高中沒畢業就和一群狐朋狗友出去打工, 但因為身無長技, 換了N種底層職業, 如今年過半百還在風雨中飄搖。 最後他感歎道:「如果當初我能堅持讀書, 如果我的父母能逼我一把, 或許今天就不用如此奔波, 也能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是啊, 孩子18歲之前是快樂了, 可是18歲-80歲這段漫長的人生, 他一定會為曾經的快樂和放縱付出慘痛代價。
缺乏一技之長的孩子, 註定未來只能處在最底層、最廉價、最卑微, 也最容易被替代的位置上。
這是不爭的事實,
也是最殘酷的真相。
所以, 父母一定要明白:
孩子現在每一個虛度的日子, 都是通向平庸人生的滑梯。
你今天給他的快樂與自由, 就是他明天痛苦與卑微的根源。
02
條條大路通羅馬
讀書是最好走的捷徑
人生的路當然不止一條, 條條大路通羅馬。
除了讀書, 還有許多方式可以走向成功。
可是要知道, 讀書依然是普通人逆襲最容易的一條路。
美國經濟學家曾調查了1980—1982年的1080萬名大學生, 按照家庭收入分為幾個等級。
哈佛大學最普通家庭的大學生, 只占學生總數的4.5%。
但從學校畢業後, 他們大多獲得了上升。
甚至, 一般家庭的學生, 畢業十年後都走到了最上面。
每個人都擁有受教育改變命運的可能性, 既然如此, 為什麼不去嘗試?
讀書, 縱然不能彌補那些生下來就產生的差距, 但是它帶來的認知、閱歷、圈子等等, 至少給我們增加了有力砝碼。
Wendy媽有話說:
作為孩子生命中的指路人, 我們一定要讓他們明白:
沒有誰的青春是在紅地毯上走過, 你所受過的苦, 吃過的虧, 扛過的罪、忍過的痛, 終將變成一束光,照亮你前行的路。
終將變成一束光,照亮你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