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玲因為對母親的孝順和將就,二十八歲與丈夫離婚,一直因為母親的緣由再沒成家。現在母親去世了,她卻病重在身。
張玲是我的好友,若干年了,我們不分彼此,常在一起吃住,她的母親我都是直呼「老媽”的。老人家也把我當親閨女一樣的對待,儘管如此,老人去世了,我更憐惜的卻是一輩子為母親而付出的張玲。
張玲二十一歲時父親突然去世,當時她的大哥已成親在外,小弟又在外地讀書,家裡就只有張玲陪著母親度過那段失去親人的悲傷日子。

時間一晃,張玲已有二十五歲。後來經鄰居阿姨給做媒,她與煙廠的趙斌結婚了。
張玲的大嫂脾氣很壞,人又很厲害,因為一次與張玲母親發生矛盾,從此不再來認這個家。張玲的大哥是個軟蛋子,被老婆看得緊緊的,從此再不敢多管管自己的老媽,就把母親丟給了張玲來管理。
張玲和趙斌在單位集資建房時購買了一套70多平米的房子,然後把母親接到了自己的家裡贍養。
可能是因為種種的原因,張玲母親變得脾氣古怪,容易發怒,特別是看不慣趙斌的所有行為,經常雞蛋裡挑骨頭,責怪趙斌這也做得不好,那也做得不對。趙斌在煙廠工作,經常會倒班,有時很晚了才能回家。老太太總是覺得趙斌是在外面貪玩才經常回家很晚,所以就會經常發趙斌的脾氣。這樣的日子過長了,趙斌也覺得自己很不自在。張玲為了孝順母親,只好多勸慰趙斌,讓著老人一些。

當時我們都很年輕,誰也不會更多地去想這樣長久下去,家庭里是會出問題的。
後來發現趙斌加班的時間增多了,甚至於有時晚上都不回家,第二天又連日的上班。
有一天,張玲大哥發現了趙斌有外遇,還到趙斌休息的宿舍里拿了個實證回來。
這一事實讓張玲無法接受,與趙斌離婚了。當時她才二十八歲,自己一個人,又撫養孩子又照顧母親,生活過得很艱難。
張玲母親沒有工作,一家三口就靠張玲微薄的工資生活,如果遇上母親和孩子再有個病呀之類的,多用出去的一些醫藥費都會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很苦的日子我是看著張玲過了一年又一年,就是看不到個頭。我曾經勸過張玲,讓他大哥接老人家過去住一段時間,也給自己些許的輕鬆。張玲卻覺得她嫂子心腸不好,不放心母親到那裡去受氣,她的小弟又在外地,老人卻不願離開當地生活。這樣日子一久,孝順母親也變成了張玲一個人的事,其他人再也不會多管了。

張玲離婚了,總得再婚,再有一個自己的家庭吧。很多好心人都給她做媒,然而,張玲的母親不是說別人這樣不好,就是那樣不好,不滿意,甚至還認為張玲是想重新找個人結婚,不想管她了。就這樣,一來二去,若干年後,張玲一直都沒找到適合的對象。
時間過得是飛快呀!一眨眼張玲的兒子就要中考了,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升學考試,她自己也把找對象的事擱到了一邊。再一不留神,兒子又進入了高三的備考時期,為了讓孩子能考上一個好大學,張玲幾乎忘了自己的所有人生,一邊照顧年邁的母親,一邊照顧兒子的學習和生活。
日子一天天地過著,張玲自己心裡也是孤單地熬著,終於等到兒子去上了大學,可以慢慢試著去尋找一位可心的對象了。然而,每當她與別人相親時,人家都在嫌棄她有一位年邁的脾氣又古怪的母親。
張玲的個人問題想要解決,真的是太難了。

很多年來,我一直目睹張玲對自己母親的所有孝順之舉,看著她點點滴滴的艱難在一年又一年中疊加,更能感受得到她無人可幫的那種困難。我是真心地希望她能找到一位心儀的伴侶,哪怕平平度日,也能有個體己的人在身邊,安心地度過自己人生的後半輩子。
可是,張玲的母親已經八十多歲了,一直都是張玲一個人在照顧她,而老人家卻一味地要和張玲一起生活,更多的時間都在任性地以老自居,以至於影響了張玲一生的命運。
我看著張玲的生活狀況,非常擔心。終有一天忍不住試著去給張玲弟弟嘮叨了幾句她姐的難處,後來張玲弟弟就試著去給母親說: 「老媽,你實在不願意和我到外地去生活,我知道有個養老院,各方面的條件都很好,裡面有很多老阿姨,她們都過得很開心。在裡面有麻將室,有手工學習班,還有學書法的、學畫畫的、學唱歌跳舞的,大家在一起很有趣,又有人照顧你們的生活,我們到那裡去好嗎?你要是願意,我就給你找個最好條件的房間。”
誰知老人卻說:「我又不是沒有人管,幹嘛要進養老院去?我就等張玲給我養老送終得了。”
因為怕傷了母親的心,張玲就只好繼續做一個孝順的女兒了。
有一次,張玲陪母親出去散步,老人家踩滑了腳,差點摔跤,是張玲手眼快,迅速伸出胳膊攔住了母親。老人雖然沒摔倒,可卻因此而傷了張玲的手臂。從此,她的右手只要一閒下來不做事,整個手臂就不停地顫抖。

後來我離開她到了別的城市生活,我們更多都是通過手機微信和電話來交流了。在電話里聽她說手臂受傷的事,因為沒有看見,所以都沒覺得有多大問題。
當有一次我回去見到她的第一眼,我的眼裡突然噙滿了淚水。她出現在我的眼前,手臂不停地震顫和抖動。當時天氣有點涼,我以為她冷,急忙脫下自己的外套給她披上,可她卻又把衣服還回來給我披上說:「我不是冷,就是傷著手臂的神經了,所以這手一直抖個不停。”
我急忙說:「那還不趕快找醫生治療!」
她很無奈地對我說:「老媽現在年歲太高,90多歲了,一點都離不開人的照顧,我哪能離得開去看病呀?」
「那大哥大嫂呢?他們暫時看著一下不行嗎?」我是又急又心痛她。
張玲又說:「以前老媽都不要他們照顧,現在年歲大了就更不要了,你說我能怎麼辦?」
我是無語了,我真的感到很痛惜,我痛惜張玲的歲月、痛惜她的人生、更痛惜她給自己留下了病根……
前年,張玲的母親去世了。她把母親的後事辦好,便急忙到省城醫院看病,無奈當地查不清她的病情,她又到北京、重慶兩個地方去檢查和治療過,但是都沒有治好她顫抖不停的手臂,兩年多了,直到現在也沒把病治好。
上個月我去看望她,那是一個風蕭蕭雨連綿的夜晚,張玲抱著我痛哭不已,這是我與她相處的幾十年中,第一次看到她哭得那麼傷心和悲痛。她一邊哭一邊連不成句地對我說:「這一輩子,我對得起父母,對得起哥哥和兄弟,唯獨就是太對不住自己了,對不住自己的一生……」
我也哭,我更惱,我不知道該怎樣去寬慰她,她的孝順讓人無可厚非,但是就此讓她自己留下了無數的遺憾,換來的也許就是孤獨終老的寂寥人生。
我的心突然收得緊緊的,我感到很心痛, 痛得令人窒息。
她的孝順讓我突然顛覆了養兒防老和需要子女養老送終的概念。我不希望將來我的女兒也像她一樣的為自己母親付出如此悲痛的代價。我希望我的孩子無牽無掛,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美滿,在自己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能安心地去做想做的自己,更希望她將來不要因為老了的我們而放棄她自己該有的五彩生活。
所以我想說,當我老了,我一定不拖累我的孩子,我會把自己送到養老院,過我該過的日子,與我的孩子相望而不相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