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坐小月子婆婆不過問,3個月後婆婆需要照顧,兒媳如法炮製
01
婆媳矛盾的產生絕非偶然,有句話叫作「婆婆不是媽」,很多婆婆從兒媳過門伊始,情感上就沒有做到真心接納,日常生活中更是將兒媳與自己子女區別對待,這種偏頗給婆媳矛盾埋下無窮的隱患。
婆婆對你怎樣,兒媳自然能體會得到,只不過初來乍到,總不能為了一些小事就吵鬧不休。傳出去,不僅對自己名譽不好,將來婆媳之間更難以相處。所以很多年輕人不願與公婆同住一個屋檐下,為的是給大家各自留有空間和餘地。
如果婆媳雙方都有涵養,很少正面交鋒,起碼維持表面上的和睦。可是,矛盾和膿瘡一樣,如果不進行有效醫治,光靠著隱忍和掩蓋,是不可能癒合,甚至在日積月累中更加嚴重,最終會在某個契機中迸發。
每一個家庭都是一個總體單位,即便婆媳之間分開住,依然改變不了她們是一家子的事實。而作為家人,就應該互相幫助,哪怕心裡憋著氣,但是在大是大非和困難面前,都要齊心協力。婆婆作為家長,更應該率先給兒媳做榜樣,切不可只顧自己不顧他人,否則兒媳上行下效,婆媳徹底成為陌路。
02
李梅從小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假小子,向來吃軟不吃硬,在認識老公王欣後,她甘願為他改變,努力去做一個溫柔體貼的淑女。
然而不管李梅怎麼改變,依然難過婆婆那一關,婆婆覺得這個鄉下丫頭雖然長得不賴,但是家底薄弱,不如在城裡找一個不論長相,家境優越的兒媳,這樣以後能多得一些嫁妝,說不定連婚房都人贊助。
王欣非但捨不得分手,還與李梅住到了一起,聽到李梅懷孕的消息,婆婆氣過之後心生一計,明確表示結婚可以,不過婚事從簡,不給彩禮不搞婚慶,家門口找個小飯店隨便擺幾桌,將兩家親戚召集到一起聚聚就行了。
畢竟未婚先孕,李梅家關心的是趕緊結婚,別等到肚子大顯懷了,傳出去名聲不好聽。就這樣,精明的婆婆拿捏住女方的軟肋,沒花一分彩禮就解決了兒子的終身大事,而花出去的1萬2酒席錢,換回3萬多禮金,總體來說還小賺一筆。
03
公婆藉口時間匆忙來不及買房,騰出一間臥室做婚房。其實二老手裡有幾十萬積蓄,他們盤算著省下錢將來留作養老,況且小女兒還沒出嫁,嫁妝少不了要準備。
家有孕婦,理應多給增加營養,可婆婆完全不把李梅當回事,從不徵詢她的口味喜好,燉個排骨什麼的,一股腦將肉分給兒子和女兒,招呼兒媳喝湯,還說營養都在湯里。李梅看得出眉高眼低,暗暗發誓就算借錢也要搬出去單過。
兒子出生後,李梅並沒有母以子貴,她一狠心將兒子丟給婆婆帶,自己出去工作。然而婆婆玩心重,帶孩子不上心,李梅掙的錢還不夠給兒子看病,給婆婆交伙食費,只得辭職回家。
苦熬了兩年,娘家拆遷,父母看女兒過得實在可憐,分給她一個小套。雖然兩室一廳只有70多平方,但是李梅無比滿足,從今往後,她終於結束寄人籬下,看人臉色的生活。
04
多年過去,李梅從一個懵懂小姑娘,成為一個中年婦女。這時公公已經去世,婆婆單獨生活,不過她性格開朗,興趣廣泛,爬山打牌跳廣場舞,每天過得都很充實,一個人並不覺得孤寂。
有段時間,李梅總覺得身體不舒服,可她又捨不得花錢做檢查,扛了一個多月,才在老公的陪伴下去了醫院。當查出懷孕那一刻,李梅非常糾結,早些年她想生二胎可經濟不允許,所以一直採取避孕措施,現在她都41歲了,卻突然懷上了。
經過認真思考,李梅覺得這個孩子留不得,兒子已經20歲了,再過幾年就該結婚生子。況且兩個孩子年齡相差懸殊,以後她和老公老了,小孩子難免要麻煩兒子照顧,這無形中增加了兒子的負擔,不利於他的婚姻。
由於臨時決定做手術,而老公上班時間眼瞅著來不及了,無奈之下李梅示意老公打電話請婆婆來醫院陪伴。作為過來人,李梅深知坐月子的重要性,老公十指不沾陽春水,甭指望他伺候人,李梅想如果婆婆知道她做手術,起碼會來家裡幫著做幾天飯,她也能好好休息幾天。
05
然而李梅想多了,在吊水的時候,婆媳倆聊閒篇,婆婆對她說道:「你回家注意別沾涼水,要麼洗東西戴手套。」
一聽這話,李梅心涼半截,婆婆這顯然擺明不會來照顧她坐小月子。回想起當初小姑子坐小月子,婆婆伺候得那叫一個用心,可輪到兒媳,母愛全無,真的驗證那句「誰生的誰心疼」。
回家李梅將這些說給老公聽,以為會得到王欣的憐惜,卻遭到一番埋怨。王欣責怪她心思重,想要婆婆照顧,直接打電話叫來就是了,李梅覺得強扭的瓜不甜,婆婆既然沒有那個誠心,她就不勉強了。
坐小月子期間,婆婆別說來探望,連個電話也沒打。好在現在網上買菜方便,李梅給自己燉了幾鍋雞湯,平時擦桌子打掃衛生交給兒子,老公包攬洗碗洗菜,她每天除了親自炒幾個菜,其餘時間也能躺著休息,總算將一個月給對付過去。
誰也沒想到,3個月後,一向活得瀟灑的婆婆,居然也有需要被人照顧的一天。婆婆跳廣場舞不慎閃了腰起不來床,念在婆婆陪自己做手術的恩情份上,李梅沒用老公催促,主動拎著一兜水果去看望,寒暄幾句,李梅一邊告辭,一邊囑咐婆婆好生靜養,平時喝水上廁所記得使用拐杖,實在不行就買個輪椅,我上班忙就不陪你了。
06
在婆婆和小姑子的口瞪目呆中,李梅飄飄然離去。其實在李梅來之前,婆婆已經和小姑子商量好了,讓兒媳和女兒一人一天輪流照顧她,哪知道沒等她開口,兒媳將話堵死了。
李梅知道自己這麼做,無疑是背上一個不孝的罵名,不過她不在乎。與婆婆的絕情相比,她這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既然婆婆做得了初一,休怪她做十五。
婆媳情分並非與生俱來,全靠相處中積累,好的婆婆懂得疼惜兒媳,因為有些路她也曾經歷過,特別面對那種手足無措的困境,能有人拉一把,真好!
況且幫兒媳就是幫兒子,兒子也能少受累。可是李梅的婆婆過於自私,只考慮自己瀟灑快樂,始終無法將兒媳與女兒放在一個層面對待,這種偏心與狹隘,註定她晚年得不到兒媳的善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