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敦慈說她的教子原則是陪伴,很少指導課業,因為「唸書是小孩子自己的事,他自己負責」。但是林傑樑以前都會接送兒子上下課,或是等在補習班門口一、二小時,就是為了接小兒子回家。在林傑樑過世前半年,譚敦慈說他可能預知自己的生命無常,一口氣在半年內安排三次家庭旅遊。那時候,一家人從阿里山、金門玩到澎湖,因為這些地方大兒子曾去過,小兒子沒去過,林醫師希望在那裡留下他們全家人的足跡。
除了不看電視、不能自己用電腦外,譚敦慈對林家二子的要求,是不能對長輩大小聲、高中前不能喝可樂、大學前不能喝茶、出社會前不能喝咖啡…這些都是基本家規。有意思的是,小兒子並沒有因為沒看電視、沒得打電動,而和同學間沒話題,相反的,因為他在學校很愛幫忙做事,像是抬便當或常自願掃廁所,媽媽的愛心便當也都公開分享同學,所以他在學校人緣很好。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她和林醫師幾乎不干涉孩子的課業,考差了,絕對不責罵,相反地,就算考好了,沒有零用金也沒有禮物,譚敦慈會張開雙臂,甜甜地說:「很好呀!來,抱一下~」她表示,老公從小就灌輸2兒子,讀書是自己的責任,他們只負責小孩的生活作息、三餐飲食。
圖片來源:聯合在林家,沒有電視,卻有一間「父子三人共用」的書房,裡面不放課外書、沒有任何玩具,也規定不能吃東西,爸爸、哥哥、弟弟一人一張書桌,各自下班下課後,林醫師做研究看論文,孩子複習功課寫作業,安安靜靜地彼此陪伴,卻是最直接的身教,因而養成專注、投入的習慣。此外,林醫師還會要求孩子,做事不能拖拖拉拉,最注重孩子的作息健康。
「國小最晚8點睡覺、讀國中則是九點,上高中後則放寬到不能熬夜!」譚敦慈笑笑表示,她無法輔導兒子課業,只能幫忙做做飯,當司機接送上下課。當年小兒子考上台大醫學系時,她也欣慰表示,希望他不要有壓力,做自己想做、該做的事,要出自內心的去愛人,才能當個善良的好醫生。
在外面演講時,譚敦慈總說,她從來不是「犧牲奉獻型」的媽媽,也奉勸大家不要努力想當100分母親,「全家都去睡了,妳在那邊辛苦地洗衣服,真的不用這樣,舉凡家務或下廚,能不能樂在其中才是重點,該吃就吃、該睡就睡,想去哪裡也不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