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到的鳥類,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麻雀。
麻雀常常結隊而行,出門隨處可見,同時它們的壽命也是比較短的,一般只有5到10年,
于是很多人有了疑問:麻雀數量多壽命短,為什麼我們卻很少見到它們的尸體呢?
01 麻雀既是害蟲又是益蟲,被列為瀕危物種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并不單單指一種鳥,而是27種小型鳥類的總稱,
我們身邊最常見的大約有5種:樹麻雀、家麻雀、黑頂麻雀、黑胸麻雀和山麻雀。
它們的外表相差不明顯,多為褐色,體長15公分左右,最常見的樹麻雀臉頰上還有可愛的小黑點。
糧食成熟時,麻雀會成群結隊啄食稻谷,因此被人們認為是「害蟲」,
但其實麻雀會幫助我們消滅糧食中的大量害蟲,是名副其實的「益鳥」。
麻雀喜歡自由自在地生活,因此有著非常倔強的性格,
被人類圈養之后不吃不喝,寧愿撞籠自己結束生命。
隨著生態的惡化,麻雀數量也受到影響,目前被列為頻危物種,
屬于三有保護動物,大家不要再獵殺啦!
02 麻雀壽命短,尸體都到哪里去了?
麻雀生活在自然環境中,大多數被捕獵者殺死,而非自然死亡,
這就不得不提到麻雀的各種天敵。
蛇類、猛禽都會吃麻雀,同時貓也會捕殺麻雀。
美國一項數據統計,每年死于流浪貓之口的動物超過百億只,
它們捕殺麻雀也許并不是因為饑餓,而是殺戮的本性使然。
這些非自然死亡的麻雀尸體,
我們沒有機會看到,那自然死亡的麻雀,尸體又到哪里去了呢?
麻雀常在野外活動,有時候尸體被掩藏在草叢中,有時候則會引來食腐動物,
它們吃掉了自然死亡的麻雀遺體,我們當然也就看不到了。
麻雀的覓食能力是比較差的,一旦遇上異常極端天氣,很容易死亡。
之前廣東發生冰災,有人就發現了一只被凍成冰雕的麻雀。
雨雪天氣或者盛夏酷暑時,麻雀難以適應環境變化,會出現集體應激反應,
我們很可能在住宅周圍或者公園、野外,發現這些小麻雀的遺骸。
麻雀生存能力不強,受自然生態環境影響較大,我們要保護環境,重視生態,還給它們一片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