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久了會抑鬱?原來這樣會敗光我們的多巴胺!

熬夜久了會抑鬱?原來這樣會敗光我們的多巴胺!

像打翻了調色盤一樣的「多巴胺穿搭「,是這個夏天最火的網際網路流量密碼,於是緊接而來的就是熱度營銷起來的萬物皆可「多巴胺」。

那麼多巴胺到底是什麼?這個心理學名詞背後可能隱藏著你財富和健康的密碼。

你的大腦「窮」嗎?

我們經常拿「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來調侃自己,那麼物質上的缺失就沒有希望了嗎?

其實只要大腦沒有形成貧窮,人就不會是真正意義上的貧窮,人就會一直受到希望的驅使。

而相反,如果是大腦的貧窮就會把我們拽入深淵,抑鬱的深淵。

倘若這麼看,那麼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所以,正常人必須是有所追求的,這是基因提前給大腦預設的編碼

在開始這些追求前,大腦產生適量的多巴胺,從而支撐人類的所有行為,無欲無求是大腦不可能完成的狀態。

那些看似無欲無求的人是用一個更大的升華過的欲望來替代小的、低俗的欲望。

網絡上曾將多巴胺塑造成成癮之源,自律的禍害,還貼上了享樂的標籤「窮人沉迷多巴胺,富人追求內啡肽」。

但多巴胺在斯坦福腦科學家安德魯•休伯曼的眼裡是這樣的:「實際上,世界上只有一種貨幣,它就是多巴胺。我們基本上只有一種獎勵系統,就是多巴胺系統。」

懶惰其實就是「大腦貧窮」的表現。

當你覺得自己夠窮的時候,你還可以敗光你大腦當中的貨幣——多巴胺。

如果大腦長期處在一個「沒錢」可用的狀態,那它很有可能連起床的動力都沒有。

假設把起床上學、上班、幹活改成起床就獎勵你1萬元,那大多數人會立刻從床上彈起來。

神經元是無法理解金錢對它的重要性的,畢竟錢這個東西誕生才幾千年,還沒來得及寫進我們基因里。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對金錢如此著迷呢?

這個核心還是因為金錢可以喚起我們多巴胺的分泌,無論擁有多少錢,貨幣存在的意義都是因為多巴胺而存在的。

就好像是金錢這個貨幣兌換了大腦當中的貨幣,這個貨幣會迅速的在大腦當中流通,指揮著腎上腺素和其他的神經元活躍,讓人產生行動力。

這就是「重金之下必有勇夫」的腦科學依據。

金錢是無法引起神經元直接注意的,但它可以通過激活意識,對它產生預期跟想像。

這些預期跟想像非常符合多巴胺的胃口,就會大量激活它的分泌,形成「腦內貨幣」。

把這些錢分發下去,讓大腦瞬間成片的嗨起來,你的身體就被它喚醒了。

所以「腦內貨幣」多巴胺都是一個意識能注意到的欲望。

美元需要跟多巴胺掛鉤,歐元也需要跟多巴胺掛鉤,比特幣更需要跟多巴胺掛鉤。

可以說地球上任何的貨幣,都需要跟多巴胺掛鉤。

如果這個貨幣無法激活多巴胺,那這個貨幣在生理層面上的反應就沒有了。

比如說你拿著一個辛巴威幣,就算它的面值是一個億,你也覺得它是一張廢紙,擦屁股都嫌髒。

如果你的大腦處在一個沒「錢」可花的地步,你做任何事情的動力都會喪失,哪怕別人拿出金錢的激勵,也是無濟於事。

有這麼一個案例:

長期抑鬱,躺在家裡一年多玉子已經無法從床上挪開自己,

父親很是著急,於是就想出了激勵她的方式,製造了一個金錢獎勵計劃,

只要按照計劃來,她可以在一周內拿到1000元的獎勵,

而且這個錢她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父母絕對不干預,

但無論父母把獎金從1000元漲到1萬元,玉子都是無動於衷,

父親很是擔心孩子的狀態越來越差,於是帶玉子去醫院做檢查,

在抽血化驗後發現,她的多巴胺含量極低,

也就是說玉子體內幾乎沒有「腦內貨幣」多巴胺,

所以現實中的金錢是無法在她大腦當中完成兌換的。

把它變成多巴胺,形成「腦內貨幣」的這個環節關閉了,這就好比你存錢的銀行忽然沒錢了,就算你手上有100萬的存單,也無法在這個銀行當中再取出半分的錢。

在別人那裡通常有效的獎勵機制,在玉子這裡完全的無效,這都是因為她「腦內貨幣」的嚴重虧空。

人會覺得一切都沒意思,處在一個抑鬱中的糟糕狀態。

一個城市能熱鬧起來,經濟要循環起來,這個城市才有活力,大腦也是一樣。

合適的腦內經濟是保障人的生產行動的基礎。

如果大腦缺失了「腦內貨幣」多巴胺,它就容易出現一個低活躍的狀態。

正常情況下,我們都能良好的使用這個「腦內貨幣」,可怕的是我們經常追求的異常狀態,會導致「腦內貨幣」出現問題。

第一個異常的追求狀態就是「貨幣」超發。

如果銀行里的印鈔機沒日沒夜的印刷鈔票,那我們手上的鈔票就必然會縮水,這就是毒品和其他能導致成癮物品的做法。

通過大面積,快速的釋放多巴胺這個貨幣,從而破壞「腦內貨幣」這個系統。

第二個異常狀態,過度的抑制「腦內貨幣」多巴胺,導致「腦內經濟系統」崩潰。

加州理工大學與紐約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場實驗,讓躺在核磁共振儀器上面的受試者觀看一些帶有恐怖畫面的內容,同時掃描他們的大腦。

研究發現,當大腦遇到恐怖內容的時候,不僅杏仁核會活躍,還有一個區域同樣也會很活躍。

這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並對此展開了深入的研究。

當這個腦區開始活躍的時候,身體的多巴胺血清素會有指數級的下降,它還會分泌GABA這個抑制型神經遞質,好像是在告訴你這個東西不好,快跑,這和多巴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多巴胺在遇到喚醒它的物質的時候,總喜歡說這個東西很好,多來點。

而這個腦區會經常告訴人們,這個東西不好,快跑。

它就是存在於我們腦中,擁有2.5億年歷史的腦區——韁核。

腦科學家們對它的重視開始源於氯胺酮的研究,他們發現氯胺酮可以有效的應對抑鬱。

其原理就是能夠抑制韁核的活躍。

一旦這個腦區沒有那麼鬧騰了,大腦中的貨幣就可以正常發行了。

那麼韁核為什麼會異常活躍呢?

在上述實驗中,檢測到活躍的原因是我們正在經歷的恐懼。

原始的爬蟲腦有核心驅動人行為的權利,它主要是有兩種方式。

第一個就是欲望的牽引;

第二個是恐懼的應對。

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趨利避害。

對獎勵欲望牽引的源頭,是爬蟲腦當中的VTA區域,而對恐懼抑制應對的源頭就是爬蟲腦當中的韁核。

韁核擁有兩個部分,分別是外側韁核和內側韁核。

我們大多數人目前主要驅動自己行為的本源是社會環境的嚮導,還有對抗生存的焦慮

如果這些內容過於恐懼,或者過於誇大,都會刺激我們韁核的異常活躍。

我們讀書的原始驅力,有可能成為對知識的渴望,但是在現在的恐懼環境氛圍下,變成了害怕不讀書後的代價。

同樣,工作也是這個道理,在恐懼驅使之下我們變得無法休息,害怕被人超越,他們不斷的利用恐懼製造恐懼,讓我們產生恐慌從而行動起來。

比如我們在學校上學的時候,成績領先才會有安全感。

用恐懼來壓迫、驅使孩子學習,大多數人被恐懼壓彎了脊樑。

我們終究是太擅長利用恐懼來逼自己不斷的向上攀爬。

那些反覆想像,或者身邊人灌輸那些恐懼理念的時候,我們都會無意識的去聯想,書讀不好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這輩子就完了。

這個邏輯不管真實發生與否,但恐懼的思維就會激活韁核的活躍。

活躍的韁核會釋放抑制性神經遞質,讓我們產生對這個思維、行為感覺不好的感受;

從而逼迫自己產生應對恐懼的策略,那就會不斷地去學習、不斷地去競爭,通過某些方式來應對自己的焦慮。

但韁核製造恐懼的核心意義,是讓我們遠離所恐懼的內容,而不是給我們提供動力。

那自己招架不住,又沒有任何動力的時候,人就會被恐懼吞噬到起不來床,極度厭學、排斥工作等。

除開社會環境會激發人的恐懼迴路外,下一個激活內容就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抗爭,或是我們要面對的生存焦慮。

人人都討厭恐懼,希望自己膽子大起來,於是都開始集中挑戰恐懼的存在。

而大部分挑戰行為,都有病態疊加恐懼的可能性。

比如,有些人狀態非常不好、心情不好、膽子很小,卻很喜歡看恐怖內容。

往往在看完恐怖片、恐怖內容之後生理或心理都會產生較長時間的不適感。

就和剛才的實驗內容一樣,恐懼會剝奪我們的多巴胺。

如果你的狀態不好,或者身邊沒有人陪伴,請不要看這些血腥恐怖的內容,雖然它會讓你腎上腺素飆升,進入短暫的興奮狀態,滿足你的好奇心,產生面對恐懼的欣慰感。

但它的後勁是韁核對你快樂的吞噬。

再者就是我挑戰我自己,我有些恐懼,第二天起不來床,上班沒精神被人訓斥,躺在床上又胡思亂想睡不著,想起來第二天早起就不爽,於是就發起了對早起的挑戰熬夜。

這就是潛意識中發起了對控制的挑戰——熬夜。

我通過倔強的睡前娛樂行為,向外界表達我絕不屈服的內心,從晚上10點熬到凌晨2點。

第二天早上起來精神奇差。

一篇發表在《細胞》期刊上的論文表示:

晚上11點到凌晨2點之間的人造光,會刺激眼球後端的神經元活躍,而這個神經元會直接與韁核相連,控制著我們的晝夜節律。

加州理工大學和紐約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的論文跟實驗證實,被長期照射人造光源的老鼠韁核會異常活躍,從而抑制多巴胺與血清素,讓老鼠陷入到失去動力的抑鬱狀態中。

通過幾代培植的基因改良的老鼠,全面抑制了老鼠的韁核功能,再把它投放到實驗中的時候,發現這個老鼠動力十足的在自己領地探索。

所以,休息時間讓自己接觸人造光會讓韁核異常的活躍。

韁核試無法通過人類腦來干預的,爬蟲腦認為晚上11點後就是休息時間。

所以它不希望人在這個時間還看人造光,如果一旦看,它就會活躍。

通過它的神經遞質抑制多巴胺血清素,從而讓我們開始討厭或者遠離熬夜。

正如腦科學家安德魯•休伯曼所說,韁核會啟動我們的失望迴路(抑鬱迴路),釋放各種懲罰性的神經遞質,其目的是讓我們在睡前遠離手機電腦去上床睡覺。

如果人違反了它認定的規則,韁核會自動的判斷這個人在「作死」,必須阻止他。

於是韁核就釋放大量的抑制性神經遞質,讓這個人對熬夜產生厭惡。

但韁核還是低估了人類的任性,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憑什麼你韁核說幾點睡我就幾點睡?反正我反不了別人,我就反我自己總可以吧。

我們總覺得晚上的時間是屬於自己的,我要抓住它享受它控制它,結果導致了身體更大的失控。

數據顯示,大量的在凌晨1點到2點不睡覺的人,抑鬱時常會比正常作息的人多幾倍。

驚嚇自己,長期熬夜,是嚴重影響大腦正常運行的挑戰行為。

我們需要找到我們真正要對抗的敵人,而不是要跟刻在我們基因里的規律做鬥爭。

就像戰士上了戰場一樣,第一件事情就是辨識友軍和敵人,韁核不是我們的敵人。

它只是負責自動化管理我們身體的一個夥伴,大腦是我們的友軍,給我們創造了一個由860億神經元組成的工作平台。

我們需要尊重它的規律,而這個規律不是針對你,它對任何人都是一視同仁的。

現實中,有很多人難以做到11點鐘左右睡覺。

資料顯示,韁核是越到後期越活躍,11點-12點屬於韁核的啟動階段,12點到1點屬於韁核的發力階段,這個時候韁核會瘋狂的釋放。

一般熬過夜的人都知道,凌晨2點後,大腦會反應遲鈍,這裡面就有韁核活躍表現的原因。

所以,12點鐘左右是人睡覺的極限。

上夜班需求的人,需要在白天保持7小時的睡眠,睡覺的時候要保證自己的房間昏暗,如果沒有這種條件允許,可以佩戴眼罩。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追求更多的財富,想要擁有更健康的身體,就要先賺足我們的「腦內貨幣」多巴胺。

而想要賺足「腦內貨幣」,就需要我們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有害的習慣和物質。

這才是我們無論物質上的貧窮和富有都會快樂的源泉,而快樂的人運氣一般不會差。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