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到這麼個新聞,說山東某孩子,9歲了還跟媽媽一起睡覺、洗澡,網友反響熱烈,紛紛指責這個家庭教育存在嚴重問題。
相信每個媽媽都遇到過類似的困擾,孩子越來越大,再也不能像小時候那樣跟父母一起睡覺了,問題在於,如何順利過渡到分房睡,著實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大道理跟孩子講不通,自己又下不了狠手,折騰來折騰去,這事情就不了了之。
孩子一定要分房睡嗎?如果不分,會有什麼影響?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分床睡是必須的,不管哪個孩子,要是一直不分房睡,早晚要出現問題,這一點毋庸置疑。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危害真的很大:
影響心理發育
孩子不願意分房睡,與其說是怕黑,不如說是依賴性過強,不敢獨自面對陌生事物。一直不分房,就一直有依賴心,久而久之,他們會變得越來越膽小,最後演變成懦弱、無自理能力、情緒敏感,甚至是某些心理問題。
本來只不過是個分房問題,到最後卻演變成了心理問題,很明顯是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此外,長期不分房睡的孩子,在[兩.性]方面也很容易出現問題,例如他們早戀的時間,要比正常分房睡的孩子提前很多。
男孩子還好,橫豎都不吃虧,頂多影響學習成績,不過女孩子的隱患就大了。
一旦出現意外,名聲傳出去,那還怎麼見人?輕則轉學,重則想不開,這樣的風險我們冒不起,也不值得我們去冒。
又不是什麼無法解決的難題,與其這樣,還不如早點想辦法讓孩子分房睡。
影響夫妻關係
在絕大多數離婚案例中,都會出現一個情節:夫妻分床,長時間沒有親密接觸。事實上,孩子與父母在一起睡覺的性質與之差不多,他們在場,父母不敢有任何逾越行為。一天兩天還能忍受,可一個月兩個月呢?一年兩年呢?
當男人忍不住時,就會出去找樂子,而第三者一旦插足,很多事情可就無法挽回了。
完整家庭是孩子健康發育的基礎,要是連爸爸媽媽都湊不齊,何來幸福童年可言?
孰輕孰重,希望大家心裡掂量清楚,可別真等出事兒了再去後悔。
影響睡眠質量
過來人都知道,跟孩子在一起睡覺,質量絕對不會高。試想一下,父母連翻身都不敢,還談什麼睡眠舒適呢?其實孩子也是一樣,大人說夢話、打呼嚕、磨牙等等,都會影響孩子的睡眠,這對他們也不是什麼好事兒。
晚上睡不著,白天就沒精神,而白天沒精神,晚上就更困,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久而久之,大人的神經會變得越來越敏感,發展到最後,就是神經失常或者神經衰弱。
這就是新媽媽為何脾氣那麼大的原因所在,很多時候,她們其實也不想發火,只是忍不住而已。
什麼時候分房睡最佳?是3-4歲期間嗎?
有家長會說,她們也知道不分床睡危害大,可是如何分?什麼時候分?對這些就一頭霧水了。
我們先來解決何時分問題,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個觀點,說孩子在3-4歲時就必須分房睡了,不然就太晚了。
其實這是錯誤的,美國兒童教育學博士布羅迪認為,分房應該是兒童心理發育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性變化,它是自發、主動的。如果父母擅自插手,通過外力強行改變孩子的主觀意願,很容易誘發其它問題,例如叛逆、恐懼、破壞親子關係等等。
與其讓問題變得更複雜,還不如順從孩子的意願,將這個時間往後推移,5-6歲時再分房睡,也不算太遲,說不準後期不用家長要求,孩子自己就主動提出來了呢。
如何讓孩子乖乖去另外一個房間睡覺?
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對於知道如何對付孩子的人來說,這件事情並不複雜,反之,對另外一些家長而言,它明顯要比登天還難。
根據網友案例,結合自己的一些親身經歷,在這給大家分享一些小竅門:
從興趣出發
孩子天[性.愛]玩,對他們而言,玩具的魅力遠遠比父母的說教要誘人,因此,我們在前期可以將孩子的房間布置成他們喜歡的樣子。
例如床上放滿玩具,地上鋪一些卡通地毯,房間顏色鮮豔等等,總之,孩子看中就行。實在不行,還可以讓孩子自己設計房間,有參與感之後,他們就不會對其產生恐懼了。
安排好這些,白天再帶他們多在房間裡面玩,熟悉一下環境,也能有效緩解恐慌情緒。
困到不在意環境
萬事開頭難,分房睡也是一樣,其實只要孩子在裡面睡幾次,他們也就習慣了。
從這個角度出發,家長晚上可以陪孩子瘋玩,一直玩到他們困到睜不開眼睛為止。孩子迷迷糊糊,也就不分在哪睡覺了,儘管早上會麻煩一些,寶寶也許會大哭,不過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幾次之後,孩子就不再鬧騰了。
父母陪同
如果寶寶過於抗拒,家長可以先一起陪孩子去新房間睡覺,利用自身影響力去干擾孩子的觀念。
所有的恐懼都來自於陌生與未知,就好比孩子不會害怕衣服、鞋子,熟悉之後,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此外,獎勵也是一種不錯的刺激手段,跟寶寶約定,只要表現好,多長時間就能回父母房間一次。有了盼頭,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分散,思維問題的角度變了,問題很容易糊弄過去。
總結
關於分房睡問題,我們既不能過早逼迫孩子,嘴上說是為了孩子好,其實是自己圖方便;也不能不聞不問,畢竟教育這件事情,有時候確實需要父母入場指導,指望寶寶自己領悟,不確定性實在太大。
今天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都是為了孩子能健康成長,努力終歸不會白費,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