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藍襯衫穿10年,兩邊領口都磨破了,也捨不得換;一雙斷底的老布鞋,修補了4次,還要繼續穿;一塊50多年前的中山牌手錶,走不准了就上上弦,還能用……
「他對自己很苛刻,學生、子女給他買的衣服他捨不得穿,都送給了孤寡老人。」張文強苦笑著,眼神中透著一絲黯淡。想到老人家的生活依舊如此清貧,還是多少有點心酸。
這位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布鞋校長」的李振華老人,每年都會拿出自己絕大部分收入,連續68年捐出136萬(近600萬台幣),資助了2300多名學生圓了上學夢。
1953年,李成華才剛滿17歲,走出師范大學的他,來到了 山區進行支教。他的到來,讓這已經停課半年的農村學校重新開學。看著山區孩子艱苦的學習條件,李振華決心用知識改變孩子們的命運,並且每個月都拿出1/4的工資幫助他們。
剛開始支教時,條件異常艱苦。一間破廟改成的屋子四面漏風,窗戶只有窗框沒有玻璃,從掉落的半拉門縫裡望去,大小的石頭就是課桌板凳,這樣的房子就是他上課的教室。
支教半年以後,和他一起來的40多名大學生,已經陸續回去了37名,可他卻捨不得這裡了。捨不得這小小的教室裡坐滿了38個學生,捨不得他們渴望知識的眼神,捨不得怕他受凍,給他親手做衣服,做棉鞋的大娘,捨不得村子裡質樸的人們。即使條件異常艱苦,他依然堅定地選擇留下來繼續教書,這一教就是47年。
1997年,60歲的他退休了。退休這年,他把身上僅有的2萬元,全部捐給了自己曾經任教過的三所學校。用他的名字命名,設立了「 振華 獎學扶困基金會」。通過基金會,先後有近萬名貧困生得到資助得以繼續上學。
領到退休金的第一個月,他就拿出了大部分錢幫助孩子們上學,只給自己留了200塊。但發現實在不夠用,之後他就每個月只留500塊生活費,其餘退休金全部捐出。為了幫助更多的人,他還在學校撿過垃圾。8年賣出了1.6萬,全部被他用來資助貧困生和孤寡老人。
一生清貧,守護內心高貴;嘔心瀝血,播種滿山桃李。他是大山裡的「布鞋校長」,更是貧困孩子們求學路上的「掌燈貴人」。那雙白底黑面千層布鞋,在崎嶇的山路上奔波磨礪,鞋子斷了底,他給山裡娃蹚出了未來的路;一身衣服穿了六七年,浸透了風雨,蹉跎了歲月。他抬起打補丁的衣角,擦亮了孩子們眼中的星辰。
山區駐紮68年,捐款近600萬元,資助2300多個學生……從熱血青年,到白髮滄桑,他把自己轉成不停歇的陀螺。青山不移,大雁歸兮。那些他送出去的孩子們又回來了,沿著他當年的足跡,告訴他「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鄉親們說,你心裡總裝著別人,沒了自己。其實你也有根,它就在這片土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