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湖南長沙的一條小巷子裡,一個身高只有1米的中年修鞋匠正在等待生意。
烈日炎炎,街道上空無一人,但是他卻咬著牙擦了擦汗,繼續等待著,只希望能夠多賺到幾塊錢。
這個人到底是誰?又為什麼為了幾塊錢如此辛苦?

修鞋匠名叫陳建華,是個袖珍人,因為幼年時患病,他的身高自7歲時就永遠地停留在了101厘米。
22年前,陳建華收養了一個棄嬰,為了能夠給孩子掙學費,他精打細算,哪怕只為了幾塊錢,
他都能在太陽底下等幾個小時,靠著修鞋的手藝,他養大了這個和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孩子。
陳建華為什麼在自身艱苦的條件下還要收養孩子?這麼多年來他又經歷過怎樣的艱辛?
現在他的生活怎麼樣了?下面我們就來講一講袖珍爸爸陳建華的故事。

幼時患病身高成定格,修鞋匠下決心養棄嬰
陳建華在1967年出生於一個貧窮小村莊里,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務農人員,
生活上也就只能維持溫飽,但是一家人也算是和和美美,而陳建華自小就懂事機靈,
大家都盼望著等他長大可以走出村子。
然而,這種平淡的幸福生活卻並沒有維持多久,在陳建華小學二年級的時候,
大家發現了他和其他同齡人的身高差異,別人都在長高,而陳建華的身高卻在101厘米的時候定格。
陳建華的家人發現後立刻帶他去醫院檢查,不幸的是,陳建華被確診為小兒麻痹癥,
這個消息幾乎壓垮了本就一貧如洗的家,年幼的陳建華還沒有長大,就成了一名殘障人。

等陳建華小學畢業,他就放棄了學業,在家裡干農活,希望可以減輕家裡的負擔。
就這樣,陳建華漸漸長大,他也習慣了別人看向他的異樣眼光,說不在意是假的,
但是在意又有什麼用呢?
身體的殘障是他改變不了的事情,這一輩子,他都不可能像個正常人一樣生活。
陳建華每天起早貪黑的在地里忙活,但是生活條件卻並沒有改善多少,
家裡依舊是捉襟見肘,他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日子會越過越差,
但是他一沒學歷,二沒技術,三又身有殘障,想找個活干也沒有他能做的。

直到陳建華18歲那年,他發現了一件他能做的事,這件事就是修鞋。
於是,陳建華開始和村子裡的修鞋匠學習修鞋,他每天天不亮就起來,
在修鞋匠們身邊一待就是一整天,牢牢記住他們的手法和步驟,天黑回到家就拿著自己的鞋子反復練習。
就這樣一天又一天,幾個月之後,陳建華學得七七八八,
開始以修鞋匠的身份去賺錢,走街串巷,每天很是辛苦,雖然賺的錢依舊不多,
但是他卻很滿足,因為他覺得自己終於不是個廢人,他找到了自己能做的事。

又過了幾年,陳建華修鞋的手藝越來越好,但是收入卻不見漲,
修一雙鞋只能賺到幾毛錢,他每天累死累活的,也只能維持著最基礎的生活,
想要攢下一些存款是沒希望的。
很快,陳建華到了而立之年,他早就過了適婚的年齡,但是他本就身有殘障,
家裡又窮得叮當響,哪裡有女孩子願意嫁給他呢?
在他們村裡,想娶老婆怎麼也得有房子,還得要幾萬塊的彩禮,
這對於陳建華而言,可是一個天文數字,娶妻生子這件事他想都不敢想。

為了能多賺點錢,陳建華萌生了走出去的想法,但是卻遭到了家裡所有人的反對
他的家人早已不求他大富大貴,只希望他能夠在老家平安一生,以他的身體情況,
就算走出村子,又能去哪裡呢?又能做什麼呢?
但是陳建華卻沒有因為他們的勸說改變自己的想法,他孤身一人,帶著修鞋的工具,
踏上了去外地的路。 1996年,三十歲的陳建華,支起了一個修鞋攤子。

在長沙的日子裡,陳建華見到了大城市的喧囂,也接觸到了之前在村子裡接觸不到的人,
到長沙沒多久,他還交到了女朋友,這是之前的陳建華想都不敢想的,
他沒有想到會有人不嫌棄他,願意和他在一起,所以他十分珍惜和女友相處的每一天。
然而,好景不長,陳建華和女友只相處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分道揚鑣,
原因有很多個,兩個人的脾氣、性格並不相和,最重要的是,陳建華養不起女友,
兩個人的日子一直都是緊緊巴巴的,他也不想耽誤人家姑娘,苦日子他是從小就過慣了的,
但是再加上一個人,與其兩人在柴米油鹽的往後餘生中互相厭煩,不如給這段感情畫上一個句號。

和女友分開後,陳建華再也沒有談過戀愛,一是在沒有遇到一個不嫌棄他殘障,
也不在意他窮的人,二是因為他哪怕遇到和他一樣的袖珍女人,連頭也不敢抬,
陳建華骨子裡的自卑讓他不能像其他人一樣真正融入到這個社會中去。
本來,陳建華以為自己會孤獨終老,但是看著同齡人娶妻生子,兒女繞膝,
他又何嘗不羨慕呢?身有殘障並不是他的錯,他是被幸運女神放棄的人,
他又怎麼會不想過正常的生活呢?只是現實卻是那樣的殘酷。

一轉眼,陳建華在長沙的修鞋攤子擺了好幾年,他每天早出晚歸,
在這期間還學會了配鑰匙,給自己的小攤子多了一項收入。
漸漸地,他的攤子有了穩定的客人,雖說收入依舊不高,
但是也算是能在這座城市落下腳,他想著,趁著還年輕,多賺一塊錢就能多攢下來一塊,
等攢夠了錢,以後也能盤個鋪面,自己也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想到這些,陳建華就干勁十足。
2000年寒冬的一天,33歲的陳建華接到了在老家農村的母親的電話,
就是這一通電話,改變了陳建華後半生的生活。

電話中,陳建華的母親說,大晚上的,她聽到有嬰兒的哭聲,
出去看的時候發現,竟然是個約莫半個月大的女嬰,就把孩子抱回了家,
回家之後,他母親思前想後,想要收養這個孩子,所以打電話問問陳建華的想法。
陳建華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內心是拒絕的,他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自己都風餐露宿的,怎麼能養得起一個孩子呢?但是,最後在他母親的勸說下,
陳建華還是同意了收養這個孩子,他想著,反正自己這個情況估計以後都成不了家,
這個孩子沒準就是老天可憐他送給他的禮物。

陳建華給孩子取名為陳小南(化名),此後,小南在老家和陳建華的母親一起生活,
而陳建華就專心賺錢,有了女兒,雖然生活的壓力大了不少,但是陳建華卻有了更大的動力,
一生未娶專心養女兒,不負眾望考研成功
日復一日,陳建華適應了成為爸爸這個角色的生活,他將小南視如己出。
雖然陳建華給不了女兒優越的生活條件,但是別的孩子有的,他也想讓自己的女兒有,
他想讓小南讀書識字,將來走出村子,不要像他一樣沒本事。這個身高只有1米的爸爸,用盡全力給養女遮風擋雨。

陳建華往後的日子裡有了牽掛,對自己更是一分錢都捨不得花,
一個饅頭都能啃上兩頓。他只要有時間就會跋山涉水回到老家,
用自己修鞋、配鑰匙攢下的零錢買上很多小南喜歡吃的東西,對於小南的吃喝用度,
陳建華毫不吝嗇,每當他用自己並不結實的臂膀抱著小南,陳建華都覺得幸福極了,
小南的一顰一笑,一哭一鬧,都成了陳建華眼中最美的風景。
過了幾年,陳建華終於攢夠了可以租門面的錢,但是小南卻到了讀書的年紀,
陳建華毫不猶豫地放棄盼望了幾年的門面,把錢拿去給小南上學用,在他的心裡,
自己苦點累點沒關系,只是不能委屈了寶貝女兒。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小南自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家裡條件不好
也特別心疼陳建華,深知爸爸的辛苦,但是她年齡小,不知道怎麼幫忙,
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讓爸爸辛苦賺來的每一分錢都不浪費。
從上小學開始,小南的成績就名列前茅,老師和同學們也都非常喜歡這個品學兼優的孩子。
到了中學,小南離開了村子,去了更大的地方,她依舊十分珍惜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抓緊時間好好讀書。
功夫不負苦心人,小南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 大學。開始上大學後,學費
生活費是一筆不菲的開銷,比之前多了不止一點點,陳建華的壓力陡然增加,
但是他卻從未萌生過讓小南放棄學業的想法,因為他堅信,知識改變命運,
只有好好學習,小南才能擺脫土裡刨食的生活。
這麼多年來,小南也很親近陳建華,她早就知道自己不是爸爸親生的,
也十分感激陳建華給予自己的愛,成年後,小南就開始勤工儉學,放假就去做寒暑假工,
她也想要賺點錢減輕陳建華的壓力。知道陳建華孤身一人很辛苦,
有時間就會給爸爸打電話,刮風下雨的時候都會擔心爸爸的安全,
小南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出人頭地,讓爸爸過上好日子。

等小南大學即將畢業的時候,她陷入了兩難,到底是繼續深造還是結束學業步入社會,
小南難以抉擇,如果說繼續上學,那更高的學歷就有更大的可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但是卻有一筆很大的支出,陳建華也已經年邁,她不願爸爸繼續這麼辛苦,
而如果她大學畢業就開始工作,那可以最大程度地減輕陳建華身上的擔子。
就在小南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陳建華幫她做出了決定:考研!
陳建華說,能有學習的機會那就一定不要放棄,讀書深造的機會來之不易,一定要珍惜。

小南沒有辜負陳建華的希望,很是爭氣,2021年,小南考上了一所學校的研究生,
陳建華比小南自己還激動,他覺得20多年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但是喜悅的背後,
卻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那就是三年研究生的費用不是陳建華承擔得起的。
陳建華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小南上研究生的費用大概得40萬元,要知道,
陳建華每個月的收入只有9000元,40萬塊對這個家庭而言,就是個天文數字,
陳建華只能想方設法地湊錢,最終,走投無路的陳建華只能想到藉助媒體的力量,這是他最後的希望。

藉助媒體尋求幫助,祈求攤位拒捐款
陳建華在沒有告訴小南的情況下,就把當年的故事公之於眾,
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所有人都知道了小南是陳建華撿來的。
本來,在家裡,小南的身世就是一個不能提的話題。在小南很小的時候,
村子裡的孩子們就因為小南是被撿來的欺負她、排擠她,從小時候開始
小南就在心裡留下了陰影,不願別人提起這件事。

然而,陳建華卻在所有人面前揭開了小南心中最嚴重的傷疤,
所有人都知道了她是被親生父母扔掉的孩子,也知道了陳建華只是她的養父。
小南敏感的神經一下子就崩塌了,她有些接受不了,
她一直知道自己是被丟棄的孩子,內心中一直都有著不安和自卑。
這件事被傳出去後,小南所有的朋友、同學都來問她:「你爸是個袖珍人?還是你的養父?」
本來開朗、樂觀的小南變得有些壓抑,她理解陳建華的想法,只是面對其他人的疑問,她有些接受不了。

很多網上的評論都是在指責小南,說她不知感恩,這麼大人了也不知道幫爸爸分擔,
認為她能上個大學不就行了,早點工作還能賺錢,更有甚者,還說小南這是在要陳建華的命。
看到這些評論,小南淚流滿面,她無數次地懷疑自己是不是不該考研,
大多數人都把她看成是只知索取的壞孩子,但是事實上,小南這麼多年來,
只要有時間就會去打工,補貼家用,她也十分心疼陳建華。
陳建華得知這些的時候,義正詞嚴地對小南說:
「別在意他們的話,我們雖然沒錢,但是不偷不搶,難道沒有錢就不能讀書了嗎?」

陳建華十分心疼女兒,他的本意並不是把女兒的身世說出去,他只是想得到一些幫助。
這時,網上有些熱心人提出,可以給陳建華捐款,幫他湊齊小南讀研的費用,
但是陳建華卻拒絕了,這個並不高大的身軀挺直了自己的身板,
他求助媒體並不是想要錢,他需要的幫助僅僅是請求大家幫自己找一個固定攤位修鞋,而不是為了乞討。
陳建華覺得,他們雖然窮,但是學費可以貸款,他一直以來堅持的就是,要花自己賺的錢,這樣才心安。

聽到陳建華的回答,大家都動容了,還親切地稱呼陳建華為「袖珍爸爸」,
很多人都慕名跑去找他修鞋,他的生意一下子好了不少,雖說離高收入還遠呢,
但是也算是改善了他們的生活環境。
沒過多久,也有好心人幫助陳建華解決了他心心念念的固定攤位的問題。
有人說,父親就像是一座山,陳建華這座大山雖然只有1米高,
但是他卻用自己的雙手舉起了心愛的女兒,我們相信,陳建華定會苦盡甘來
他們的家也在一點點改變著,祝願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也希望這位袖珍爸爸的笑容可以一直洋溢在他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