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內向,不等於自卑,內向不是缺點,是一種氣質

1513579.jpg (1200×626)

周末和朋友小聚,在餐廳聽到隔壁桌的一位爸爸,焦急地問旁邊一位女士,「我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太內向了,您說要怎麼改一改他的這個缺點呢?」 坐在爸爸旁邊的是一位7、8歲左右的男孩,深深的低著頭,慢慢的嚼著飯菜,一頓飯下來,都是大人在聊,孩子沒有說一句話。 孩子性格內向,成了家長眼裡的缺點。孩子性格內向,被當成了自卑的代名詞。看來,性格內向,實在是被太多人誤解了。 孩子性格內向,不等於自卑,內向不是缺點,是一種氣質。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內向是一種人格特質,不是缺點。 人格一般由兩種情況形成:第一種受遺傳的影響,是天生的,被稱之為氣質;第二種受教育及環境影響,是後天形成的,被稱之性格。 無論是性格,還是氣質,都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只是在大眾的眼裡,外向的人更活潑開朗。 更受人關注,更招人喜歡,就認為孩子性格內向是一種缺點,總想著改變孩子的性格。 如果單從個人成就方面來說,曾有調查顯示,成功者中,性格內向者的成功比例要遠遠高於外向性格。 例如:比爾•蓋茨、達爾文、居里夫人、沃倫•巴菲特、村上春樹、愛因斯坦,等等成功人士,都不屬於外向的性格,但他們都獲得了非凡的成就。 性格是屬於內向,還是屬於外向,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對外界的刺激會做出怎樣的回應? 內向的人看起來更敏感,更沉靜,更喜歡呆在自己安靜的環境裡思考;而外向的人,更喜歡刺激,不太敏感,不擅於深度思考。 許多性格內向的孩子,因為喜歡安靜,常常被大人貼上了各種標籤:害羞、膽小、自卑、不招人喜歡等等。 即使長大了,也還是經常會聽到各種勸解:你各方面都挺好,就是太內向了,要是再外向一點就好了。 事實上,性格內向的孩子只是喜歡獨處,他們有更為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們不是膽小或自卑,他們只是不樂於與外界溝通,喜歡心靈內的自我對話。 大多數情況下,內向的孩子更懂得自我克制,也更願意遵守規則,內向不是缺點,更不應該強迫孩子改變性格。 性格內向的孩子,如果能被父母完全接納,未來會更優秀。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特別是在青春期的孩子,都會出現一個階段,變得非常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性格內向的孩子在這個階段,表現方式不會過於急躁,但也非常渴望父母的完全接納。 如果這個階段,孩子沒有感受到自己被接納,會無法肯定自己,就容易影響心理健康,甚至有形成抑鬱的風險。 相對的,對於那些性格內向的孩子,如果能被父母完全接納,讓孩子用自己喜歡和舒服的方式表達自己,父母不強迫孩子去改變,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未來會更優秀。 和性格內向的孩子溝通,應尊重他的社交方式。 許多父母希望孩子變得外向,大多是擔心內向的性格影響社交。 事實上,內向的人並不會影響溝通和社交,只是內向的人看起來沒有那麼熱情,更偏向於自我溝通。通俗來說,內向的人不是話嘮,但往往能口出驚人。所以,和性格內向的孩子溝通,不能強迫孩子改變,要求孩子非得能說會道,處處表現,而應尊重他的社交方式,安靜、沉穩的孩子,也有自己獨特的魅力。 如果你身邊有一個內向的孩子,他不愛打招呼,並不代表他沒禮貌,微笑就是他的溝通方式。 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歡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只是默默地觀察,或拿根小樹枝玩,並不代表孩子膽小、害羞,這只是他與世界溝通的獨特方式。 聰明的父母不會強迫孩子做「別人家的孩子」,會懂得用欣賞的眼光,正確看待孩子的性格特點,陪伴孩子成長,讓孩子開心做自己,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氣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