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一個月給您五千塊錢,您幫我帶孩子吧」。
吳阿姨收到兒媳的微信後,皺起了眉頭。她不是不願意去帶孫女,也不是嫌錢少。
這是她的第二個孫女,大孫女是她帶出來的,可想起帶大孫女時,兒媳是如何對她的,她就覺得寒心。
當年,得知兒媳懷孕,她喜不自勝,也打心底里覺得,人家姑娘嫁進自己家,如今又有了身孕,一定要好好待人家,所以她兜里揣著兩萬塊錢,就去了兒子家,親自照顧兒媳的飲食起居。
兒媳後期懷孕,行動不便時,她連內衣內褲都給兒媳洗乾淨。兒媳坐月子,她既要變著花樣做月子餐,還要照顧兒媳,照顧孩子,忙得不可開交。
一個月下來,她腰酸背痛卻誰也沒有說,也不曾埋怨過。同為女人,她不希望兒媳受她當年為人兒媳時所受的苦。
出了月子,她也沒走,同時,又取出三萬塊錢養老金,交到沒辦法上班的兒媳手中。
說實話,她覺得自己這個做婆婆的,已經夠照顧兒媳的心思了。可沒想到,她的一味付出,並沒有讓婆媳關係更加和睦。
那次,她在看孩子時,太睏了,不小心睡著,導致八個月的孫女從沙發上掉到地上。出門跟閨蜜逛街散心的兒媳從監控中看到後,大發雷霆,責怪她看孩子竟然能睡著。
其實吳阿姨很細心,她事先就把被子鋪在了地上,又放上了幾個抱枕,孩子即便是摔下來,也不會怎麼樣。
她作為奶奶,心疼孫女,在照顧孫女方面從不馬虎,這次也是太累了,並不是故意睡著的。
可兒媳不僅不理解自己,還如此責怪自己,甚至對自己說了髒話,吳阿姨十分傷心,照顧孫女到一歲半之後,就回了老家。
如今兒媳又懷了孕,她有心思去照顧,可又不敢。如今她年紀大了,體力比不上從前,做事也不如以前細心,記憶力也不好,再發生點意外,不僅她後悔一輩子,恐怕兒媳也不會放過自己,所以吳阿姨在收到兒媳消息後,果斷表示了拒絕。
可沒想到,她的這一拒絕,惹怒了兒媳,兒媳隔天便上門對她破口大罵,指責她是因為又給她生了個孫女,沒生個男孩替他們家傳宗接代,才不願意去照顧,分明是瞧不起她,嫌棄她生不齣兒子。
吳阿姨十分委屈,看著在家裡大喊大鬧的兒媳,她傷心不已。她也是女人,從未有過重男輕女的想法,能不能有孫子她也無所謂,孫女她也很喜歡。
無論她如何解釋,兒媳都固執己見。吳阿姨心裡難過,也十分感嘆,或許兒媳和婆婆之間,永遠隔著一層,天生不信任,天生只想索取不想付出吧。
很心疼吳阿姨的遭遇,雖說現在惡婆婆不多了,可像她這樣頂好的婆婆,也實在不多見。或許就像她說的一樣,兒媳和婆婆畢竟不是親母女,在很多事上都無法做到相互理解,尤其是在照顧孩子上面。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案例,婆婆在照顧孩子的同時,不小心出了意外,兒媳全然不顧婆婆也十分難過和內疚,對婆婆張口大罵。
可換成自己親媽看孩子出一點意外,卻能夠在照顧孩子的同時,安慰自己親媽,不要擔心害怕。
兒媳對婆婆和親媽的態度,也並非能夠一碗水端平;同樣,婆婆對待親生女兒和兒媳,很多時候也不能一碗水端平。
發生這種現象的最根本原因,是大部分是以「血緣」來論親疏關係的。因為你養過我,所以我應該對你好,因為你沒養過我,所以我對你不好是應該的。
實際上,在各種關係中,有時即便是有血緣關係也不能很好的維繫。
在我看來,我以為,大家在處理婆媳關係的時候,不妨不要把婆媳關係當成是婆媳關係,而要試看成是「友情」,那些無法跟婆婆處理好婆媳矛盾的,或者無法跟兒媳溝通的,不妨試著以「忘年交」的形式去相處,別以母女論,也不要看重彼此之間的這份親情,而是把彼此當成朋友,知己。
比如,在照看孩子上面,兒媳應當明白,婆婆這個「好友」,是沒有義務給你帶孩子的。他們身為父母的使命是養育好兒子,而不是幫兒子兒媳帶孩子。
而婆婆也應當明白,除非兒媳和兒子的生活特別難,否則不要當老好人,去給他們看孩子。操勞了一輩子,這個時候應該好好享受晚年生活,而不是讓自己再去透支自己原本就已經不健康的身體。
當兒媳和婆婆之間,能夠以好友的身份,彼此聊天,來往,有些事情和矛盾,就完全能夠避免了。
這種轉換身份和相處模式的本質,其實來源於一位作家。
作家邦達列夫曾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邊界感。」當兒媳和婆婆之間的婆媳之情變成友情,其實就相當於拉開了距離,有了邊界感。
人與人有了邊界感,很多東西就不再是理所當然的了。同時,擁有這種邊界感之後,婆婆和兒媳之間,就能夠多一些相互尊重和理解,可以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
當然,有些不講理的婆婆,或者是兒媳,也無法將彼此的感情進行轉換,他們在這類問題上,就相當於是鑽了牛角尖,認準了自己的思維方式,無法更改。
面對這樣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遠距離。有句老話說:惹不起,我躲得起。
自古以來,婆婆和兒媳之間的關係就很微妙。為了避免婆媳矛盾,我們也在不斷做努力。如果你也正在面臨這樣的問題,像吳阿姨這樣遇到棘手的事情,不妨這樣去試著,跟對方做朋友,再談論婆媳之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