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太「大方」,不然被傷害也不自知,父母記得提醒

從小,父母總會告誡孩子:要學會分享,這樣才能有朋友。可是父母忘了,大方也是分界線的,不然到了最後,受傷的可能是孩子本身。友情固然重要,但要是以傷害自己為前提,寧可不要。

故事案例:

在教育佑佑時,媽媽總提醒他要「大方」,玩具、零食要分享給身邊的人。所以,哪怕是很喜歡的東西,佑佑也會「忍痛割愛」,送給身邊的小朋友。或許是他太「大方」了,所以身邊有很多小朋友願意跟他玩耍。

別讓孩子太「大方」,不然被傷害也不自知,父母記得提醒

可是有一次,佑佑沒有把心愛的玩具分享給小夥伴,結果就被孤立了。小朋友甚至在背後議論佑佑太過小氣,明明之前什麼都願意分享。為此,佑佑好幾天都不願出門,總是悶悶不樂的樣子。

看著孩子如此表現,佑佑媽媽才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很多家長對「分享」的認識有偏差,在他們看來,把東西分給小朋友就是分享,不管喜歡與否。這種認知是錯誤的,真正的分享,是不奪其所好,不勉強和委屈自己。

還有一點父母要清楚:用物質換來的友情,完全沒有維持的必要,這也就是所謂的「酒肉朋友」。若是哪天孩子不願分享,這些朋友也會自動離開,沒有任何情義可言。

所以,別讓孩子太「大方」,尤其是這些方面。

別讓孩子太「大方」,不然被傷害也不自知,父母記得提醒

一、物質方面

心愛的物品,請不要總是讓孩子分享,包括金錢方面也是如此。到頭來,孩子可能對物質、對金錢沒有任何概念,而且很容易被他人欺騙。在外人看來,孩子就是「冤大頭」一樣的存在,特別好騙。

物質方面太大方,很有擁有知心的朋友。有可能會給孩子的價值觀,造成一定的影響,不利於他未來的整體發展。

別讓孩子太「大方」,不然被傷害也不自知,父母記得提醒

二、幫助他人

想讓孩子擁有助人為樂的品質沒有錯,但凡是都有底線,若是犧牲自己的利益,一而再的幫助他人。不好意思,對於這樣的教育理念,真的很難贊同。所謂幫助,要建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

一味委屈自己去幫助他人,說到底就是「討好型人格」。孩子已然忘了自己的需求,總想著把別人的要求放在首位,一輩子也不會快樂。

別讓孩子太「大方」,不然被傷害也不自知,父母記得提醒

三、別讓「大方」毀了孩子的未來

越是大方的孩子,內心越是委屈,因為他們把所有的痛苦,都放在自己身上。任誰也不願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生活中總是膽戰心驚,生怕傷害和得罪別人,只能一次次的犧牲自己的利益。

其實每個「大方」的孩子,內心都潛藏著自卑,他們擔心不被他人喜歡,只能一味討好付出。小的時候,可能送的是玩具和零食,但是長大之後呢?很可能徘徊在犯錯的邊緣。

別讓孩子太「大方」,不然被傷害也不自知,父母記得提醒

寫在最後:請教會孩子拒絕,這是他們的權利。分享從來都不能勉強,尤其是父母為了面子,一次次「剝奪」孩子心愛的物品。不願意分享,從來都不是自私和占有欲的表現,希望父母認清事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