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父母,從不和孩子講大道理,「3個技巧」教育孩子很簡單

小妹家的孩子多多這週末來到我們家之後,一直不願意回到自己的家。

原因竟然是:在家總是能夠聽到爸爸媽媽的嘮叨,不停的給他講大道理,讓他十分的頭疼。

多多說,或許因爲爸媽都是老師的緣故。

回家之後,爸媽總是忍不住,將在學校給學生講的道理,帶回家對他講,讓他煩不勝煩。

多多抗議過很多次,最主要是他們講的道理已經重復了很多次了,他都聽膩了,還會每天重復。

本來回家,想和爸媽親近一下,一聼到爸媽的「長篇大論」,真是比學校還煎熬。

看著多多頭疼的樣子,我和孩子的奶奶也覺得多多的爸媽有些過了。

而孩子奶奶便讓多多多留幾天,讓多多媽媽和爸爸有時間思考一下,和孩子的相處方式。

聰明的父母,從不和孩子講大道理,「3個技巧」教育孩子很簡單

有家長感慨:既然孩子打不好罵不好,那麼就跟他講道理嘛,這總沒錯了?

問題就在於,對很小的孩子來說,他發脾氣的時候 根本聽不進去大道理。

對大孩子來說,如果父母一直揪著大道理反復講, 也會厭煩,甚至逆反

聰明的父母,從不和孩子講大道理,「3個技巧」教育孩子很簡單

人的大腦有三個進化發展過程,根據先後順序通俗的稱呼為爬蟲腦、哺乳腦、人類腦,分別對應人類的腦幹、邊緣神經系統和大腦新皮質。

爬蟲腦——腦幹

哺乳腦——邊緣神經系統

人類腦——大腦新皮質

爬蟲腦負責處理身體的基本生存行為:如呼吸、吞咽、眨眼等;

哺乳腦負責生成各種情緒:包括最基本的恐懼、興奮、憤怒、開心等,這樣的情緒實際上是對各種外部刺激的高級綜合反應,用於保護在叢林中生存的機體。

人類腦則是最後發展出來:可以進行思考的地方。

聰明的父母,從不和孩子講大道理,「3個技巧」教育孩子很簡單

黨人處於生氣、興奮、恐懼等情緒狀態下時,是受控於「哺乳腦」,説白了就是「一隻猴子」的智力。

根本無法思考,如何聼得進去「人類的道理」?

更何況,作爲成年人,如果身邊有人一直反反復復説著同樣的大道理,我們自己都受不了。

更何況是一個不成熟的小孩子。

如果我們告訴孩子太多「不要做、不要碰」,而沒有告訴他「你可以做什麼、可以怎麼做」,就會造成孩子遇到事情不會處理, 也就是「禁果效應」。

每個人被限制的程度都是有限的,父母過多地講道理會讓孩子感到麻木,這樣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極可能會適得其反,產生「超限效應」。

聰明的父母,從不和孩子講大道理,「3個技巧」教育孩子很簡單

1、適當承擔後果比一味阻止更有效

好奇和反抗精神是人的本性。有時候,大人越是阻止小孩,小孩越想嘗試。

因此,在安全的前提下,一些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不如就讓孩子去錯,去承擔一些後果。

比如,晚上叫孩子寫作業,孩子不寫。與其嘮叨,不如提醒明天上學,恐怕會被老師懲罰。

或是孩子晚上不肯及時睡覺,第二天很難起床,遲到被老師講,再心平氣和告訴孩子下次注意。

恐怕比講大道理有效果很多。

畢竟,世界不是溫室,爸媽會容忍孩子,其他人不會。

聰明的父母,從不和孩子講大道理,「3個技巧」教育孩子很簡單

2、和孩子交朋友、平等溝通

國際著名親子溝通專家 阿黛爾·法伯(Adele Faber)和 伊萊恩·瑪茲麗施(Elaine Mazlish)認爲

大部分的父母,常常不認同孩子的感受,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否定孩子,最後的結果就是孩子情緒激動,感到困惑和憤怒,和父母對立。

不如嘗試接受孩子的情緒,以交朋友的心態和孩子相處。

學會傾聽,學會説出孩子的感受, 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感受問題,與孩子產生共情,走到孩子心裏去。

剛開始可能會很難,但是,當孩子建立起對你的信任,輕鬆的一句話,會比之前嘮嘮叨叨一天的話,都管用很多。

聰明的父母,從不和孩子講大道理,「3個技巧」教育孩子很簡單

3、多與孩子進行戶外活動

沒錯,這也是教育的一大法則,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是有道理的。

書本裡的知識是抽象的,能觸及的知識更神奇。

小孩子對很多東西沒有確切的認知,即使讀很多本書給他,講很多大道理給他,也是懵懵懂懂。

多帶孩子外出, 在自然中學會認識世界,在觸摸中將知識與事物建立關聯,他自然就了解為人處世的基本規則了。

這樣做可以讓孩子在頭腦中快速形成深刻記憶,對智力、動手能力、學習能力、觀察能力開發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畢竟,聽懂的道理,和悟出的道理,根本不是同一回事。

聰明的父母,從不和孩子講大道理,「3個技巧」教育孩子很簡單

思想家盧梭曾說過: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這3種方式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作為家長的我們,其實也有許多不足之處,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

因此,與孩子相處不順時,調整一下教育方式,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