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養」如今幾乎成為了一個「問題」詞彙。提起隔代教養,很多父母都會覺得如臨大敵,甚至是苦大仇深。
其實我們都知道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的。每一種人際關係中,都沒有絕對錯誤的一方,也沒有絕對正確的一方。若不能避免隔代教養,最好試試換個角度看問題。
很容易看到年輕父母們對隔代教養的各類言論,但是很難有機會聽見老人們的心聲。今天的一點文字,也許能幫我們從側面多了解老人,和他們的心思,也有助於緩解隔代教養中的緊張情緒。
在我的父母沙龍上,認識了一位孩子姥姥。不止一次遇見她。問了我很多孩子教養的問題,比如吃飯、睡覺,以及怎麼跟孩子做交流等等。每次她都會拿著一個小本子不停做記錄。記到半道兒,還會很認真地問我一些細節問題。
有一次我誇她:「我真的很佩服您,帶孩子這麼用心!」
姥姥說:「應該的,應該的!」
姥姥問:「我外孫不太願意要他媽,我女兒為這個還不太高興,這兩天,跟我鬧脾氣了!」
我問:「那讓您閨女自己多帶帶孩子!把孩子還給他媽媽,磨一磨,就好了!」
姥姥說:「那不行,那不行,我女兒要上班,我擔心她累著!」
當時旁邊的年輕父母們都笑了。我也笑了。
這位姥姥,讓人心裡面又是暖又是酸。老人幫子女帶孩子,圖啥呢?圖著被埋怨嗎?不外是因為愛,因為血脈裡流淌的那份責任。
老人犧牲了悠閒的退休生活,這本身就是愛的付出
家庭中,人們的愛總是指向下的。即使孩子已經長大,即使有了自己的家庭也生了自己的孩子,但在父母眼中,我們仍然是孩子,仍然需要被操心、被牽掛、被幫助。
只是老人家老了。他們的心理髮展也面臨著新的挑戰,他們的人生走向了另外一個獨特的階段,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階段論,叫做「成熟期」。
這個時候,我們的父母,他們的睡眠少了,身體機能開始下降,會變得脆弱、怕孤獨、容易固執和多疑,甚至有時會自私的像孩子。他們擔心不被認可,怕被冷落,對生活的負性情緒不可避免地增多。
此時,子女能夠給予他們的支持有哪些呢?讓他們老有所養,因為身體的安頓是心靈安寧的基礎;讓他們被認可、被尊重,所以請多聽取他們的意見、肯定他們的過去(即使只是表面上假裝聽取呢);如果可以,讓他們後繼有人,起碼讓他們有所愛,有人陪伴,因為對子孫的愛可以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延續,抵消對漸近的死亡的恐懼。
在隔代教養中,若我們能迎合老人的心理特點,願意為他們做一定妥協,大部分的摩擦、矛盾,都是可以避免的。受到尊敬的老人,往往會更加通情達理、更容易溝通。就像需求被滿足了的孩子,一般很少有行為問題一樣。而當老人在隔代教養中,順暢地擔負起獨特的角色時,往往還會煥發出神奇的魔力。
什麼魔力呢?我曾分享過英國著名教育學家斯賓塞和他的快樂教育。斯賓塞用過一個詞:祖母的暗示。
「我的祖母幾乎是一個完全生活在祖父陰影下的女性,她從不提任何建議,一直默默無聞,但有一點她對我父親和我有著巨大的影響。我現在把它稱為’祖母的暗示’。幾乎是從一生下來,她就不斷發現許多我父親和我身上的一些特別的東西,並總是以自豪的、不加掩飾的讚賞的口氣說出來。比如:’這孩子太不一般了,他看一樣東西總是目不轉睛’;’看看,我們的孩子,他精力多好,總是手腳不停’;’他天生愛乾淨,只要一點沒有給他洗乾淨,他就會哭’;’唉呀,這孩子哭起來像打雷一樣,這太神奇了!’如此種種。
幾乎所有孩子都有的表現(當然,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我的祖母卻會本能地把它描述成自己孩子不凡的稟賦。當她年紀大一些的時候,她甚至會把這些表現與神秘的世界關聯起來。她的這種暗示由於完全出於本能和愛(也許在她看來,自己的孩子真是這樣),所以這種稱讚本身就毫無誇張和虛飾,讓孩子真的以為自己一定是出色的。」
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暗示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心理現象。這個特點在幾歲小孩的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孩子越小,越需要依靠別人的觀點和評價來構建自我形象。
不過,暗示分為兩種:積極暗示和消極暗示。稍作觀察便可以發現,老人們傾向於給孩子帶去積極暗示(比如對孩子的小小舉動就表示出極大的讚賞),而年輕父母傾向於帶給孩子消極暗示(比如過於嚴厲、容易給孩子貼標籤等等)。在隔代教養中,老人的積極暗示,可以抵消部分因為父母的嚴厲給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成為孩子們心靈的一個保護傘。
說到底,每個老人都是一本書。如果願意,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汲取很多的智慧。所以,多看到老人們的付出和價值,多了解正在老去的父母內心需求,隔代教養中的衝突,也許會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