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距離好父母,只差「誠實一點」

 為人父母之後 ,家長們面對著這個嶄新的生命,為自己賦予了種種責任——

  照顧好孩子的飲食起居,保證他健康、安全地長大;

  教會孩子道理、培養習慣、督促學習,幫助他成長為一個優秀、有道德、有教養的人。

  為了給孩子最好的,家長們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希望盡力做一個完美的父母。

  然而,只要是人,就會存在局限性。不管是來自原生家庭根深蒂固的影響,還是自身認知思維的不足,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或多或少,總會有一些犯錯、無能為力的時候。

  這是很正常的。

  放棄對完美的幻想,做普通的父母,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努力做得好一點,就已經足夠。

  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但需要誠實的父母。

  誠實的父母,意味著對孩子誠實和對自己誠實。

1

對孩子誠實:

承認自己情緒失控

而不是說「我是為你好」

  情緒管理,一直是教育孩子過程中的重難問題。

  生活中,這樣的場景經常上演:

  家長因生活、工作中的瑣事身心疲憊、心情差,在面對孩子不聽話、表現不好的時候就很容易爆發,朝孩子發脾氣、大吼大叫。

  為了維護作為父母的絕對正確性,家長往往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而是打著「愛」的旗號,把責任推到孩子身上:

  「媽媽說你,是為了你好。」

  「誰讓你不聽話,就會氣我。」

  「我是希望你好,才打你,你要不是我的孩子,我管都不管你。」

  在這樣的解釋中,年幼的孩子錯誤地以為自己不好,父母才會生氣,每次父母發脾氣,就會覺得是自己的錯,內心充滿愧疚感,被動地為父母的情緒負責。

  慢慢地,孩子開始變得敏感,學會察言觀色,壓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努力表現好,乖乖聽話、懂事,以此換來父母的開心和滿意。

  這對孩子的生命力是一種壓制,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發展。

  就像電影《狗十三》中,十三歲的女孩李玩養的一隻寵物狗被爺爺不小心弄丟了,她很傷心,不顧一切到處尋找。

  大人們找來一隻很像的狗騙李玩找到了,但李玩深知那不是自己的狗。大人的不理解、欺騙,加劇了李玩的憤怒和叛逆。

  在尋找狗的過程中,爺爺不小心摔傷了腿,從沒出過門的奶奶出門迷了路,再加上家裡長久以來凝固不舒適的氣氛,爸爸把這些都歸咎於李玩的不懂事,一時怒火中燒,打了李玩一頓。

  深夜,感到愧疚的爸爸對李玩說:

  「爸打你,是因為愛你,長大了你就明白了。」

  不誠實的父母,把自己的錯誤、不當的行為都解釋為「愛」,弱小的孩子在「愛」的捆綁下,背負著原本不屬於他的責任,失去了孩子的天真,被迫長大。

  做誠實的父母,應該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情緒,學會思考情緒來源,努力做出積極的調整,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如果沒有控制好情緒,對孩子發了脾氣,要誠實地告訴孩子原因,跟孩子道歉。比如:

  「媽媽最近因為工作上的事,心情很差,所以沒忍住朝你發脾氣了,對不起。」

  家長足夠誠實,能夠直面內心,承認是自己的問題,及時道歉,對孩子的傷害會減輕很多,也更能贏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2

對孩子誠實:

滿足不了孩子時,告訴他真實原因

而不是否定他的需求

  很多人童年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跟父母說想要某樣東西時,會受到指責:

  「爸爸媽媽賺錢這麼辛苦,你怎麼能要這麼貴的東西?」

  「咱們家就這條件,你要懂點事。」

  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兒童時期的需求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或者家長滿足孩子的方式出了問題,便會影響孩子成長後的思維模式和人格發展。

  提出要求得不到滿足,反而被批評不該要、不懂事,久而久之,孩子很容易產生心理匱乏感,伴隨一生。

  當他們長大後,面對一些好的事物,經常會覺得自己不配、不值得擁有;不敢表現出自己真實的慾望和需求,委曲求全,活得很壓抑。

  家長能滿足孩子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滿足。因條件有限,或是不想滿足孩子,應該誠實地告訴孩子原因:

  「我覺得太貴了,暫時負擔不起。」

  「家裡已經有類似的了,不想再買了。」

  孩子需求未被滿足,也許會傷心,但會明白是客觀條件限制,不會自我否定,心理得以健康發展。

  不管能不能滿足孩子,家長都應當給孩子傳遞這樣的信息:你的需求是合理的、好的,你值得一切美好、珍貴的事物;現在無法滿足的需求,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

  這樣的教育,才能養出自我價值感高、積極樂觀的孩子。

3

對自己誠實:

直面自己的人生課題

而不是轉移到孩子身上

  有些家長有了孩子後,就放棄了自我成長,把自己未完成的人生課題、未能實現的願望,全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指望著孩子來完成。

  他們把自己和孩子綁在了一起,仿佛把孩子培養得優秀成功,就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這樣的家長,往往內心缺少安全感,容易焦慮,控制欲過強,對孩子期望很大、要求嚴格。

  電視劇《小歡喜》里,宋倩就是這樣一位家長,離婚之後,她把全部的生活重心都放在了女兒英子身上。

  為了幫助英子備戰高考,她辭去了「金牌物理老師」的工作,全身心圍著女兒轉,對英子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小事都嚴格管控。

  她把英子房間的一面牆換成了玻璃,拉開帘子,隨時可以看到女兒的學習情況;剝奪英子學習以外一切興趣愛好,沒收樂高,禁止英子參加天文館義務解說······

  高考的時候,英子決定報考南京大學天文系,結果被宋倩私自修改了志願。得知真相的英子崩潰了,跑到海邊想要跳海。

  看著女兒痛苦的樣子,宋倩哭著說:

  「媽媽都是為了你好啊。」

  英子歇斯底里地喊出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心聲:

  「我不是非要去南大,我就是想要逃離你。」

  一個身體只能容納一個人格。當父母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孩子背負著兩個人的人生課題,身心都會不堪重負,容易出問題。

  當父母足夠誠實,勇敢地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不把孩子當做實現自己願望的工具,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孩子才能身心健康,活出真正的自我。

  這樣有邊界的親子關係,會更加健康、親密。

  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家長需要找到自己焦慮、不安的來源,是對自己不夠自信,對現有生活不夠滿意?

  通過自己的努力,想辦法克服和解決問題,和孩子共同成長。

4

對自己誠實:

接納自己真實的感受,不苛求完美

  曾經有家長諮詢說:

  「自己上班忙了一天,身心俱疲,可是孩子一天沒見到媽媽,總是要媽媽陪著玩,有時候實在太累沒陪孩子,心理非常愧疚,覺得自己不是個好媽媽。」

  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

  其實,當家長意識到自己狀態不佳,沒有心思照顧孩子的時候,大可以誠實地接納自己的感受,允許自己有不想做、做不到的時刻。

  在這些時候,可以讓自己休息一會兒,或找家人幫忙,等到精力恢復之後,再來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

  拒絕孩子的時候,溫和地告訴他原因:

  「媽媽今天太累了,我怕陪你玩的時候容易發脾氣,等媽媽休息好了,再來找你,好嗎?」

  如果家長對拒絕孩子感到愧疚,選擇壓抑自己,強顏歡笑,這種時候的能量是很低的,甚至會表現出負能量,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容易生氣,因自己的「犧牲感」導致控制欲增強,陪伴質量大打折扣。

  而且,家長勉強自己,不是心甘情願全情投入,孩子也很難和父母之間產生連結。

  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說:

  「兒童自有其精神胚胎,當我們表現中有微小瑕疵時,孩子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脆弱,相反,一定程度的挫折,是他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對於『不完美』這件事,最好的適應起點,就是自己的父母。」

  家長的「不完美」,給孩子創造了一個真實的成長環境:外部世界不可能總是面面俱到,各種需求都能滿足。

  孩子有機會學習處理自己的情緒、體驗「挫折感」,也是一種成長的收穫。

  因此,家長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感受,接納自己,通過放空、休息,以一種更好的狀態面對孩子,對親子雙方都是更好的選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